两权分离变两权合一 实行股份制,一方面,使“两权分离”转变为“两权合一”——即职工入股后,既有自己的一份固定资金或生产资料,又有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管理分配权。两权的直接结合,改变了职工的生产关系,在生产经营中,主人翁地位从观念到行动,才会真正成为现实,相互关系才能平等,产品的分配才能合理。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所有制得到调整,生产关系必然会得以改进;生产关系不紧张了,责权利公正分明了,那末,生产力的积极性特别是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自然会得到充分发挥,并且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劳动资料也会得到合理使用和爱惜,劳动对象也会得到有计划的发掘。 另一方面,由于职工个人入了股,这就和原全民、集体所有的固定资产、资本融汇于一,形成新的公有制形式。虽然到了某个具体单位,公有成分量的比例可能要小于私股总和,但从总体说,对现有生产资料和固定资本进行核算,一般说来,总是公有远远大于私股总数,国家仍是巨头股东,这就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股权的形式可以多样,有国家股、企业股、集体股、社会法人股和职工个人股。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企业,必须也必然是由国家公股控制;其他企业可让出部分或全部国有股份,以利国家坐收新增值一部分,去扶持国家重点项目;对于集体企业,可以公股、企业股、私股结合,也可以完全采用私股。股票可以分为基本股和普通股。一些具体措施规定,可在大框架里,根据各企业的不同而制定。一个企业内部私人入股是属于按资分配。例如,可以按领导干部:科技人员:普工=10:8:7的资金比例,分3个大档次,再根据工龄等条件各划分几个小档次。比例和档次应该取得全体职工的民主通过,它的结果应该是不再挑起新的矛盾。人人都入股,大家都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生死存亡就会与每个职工都有直接关系,人人自会以主人翁态度为企业献计策,并根据自己的权限去负责,去获利。厂长、承包人也必会向上并同时对下负责,就会形成企业上下一心、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局面。对于年终的红利率,只有明显超过银行的保值储蓄利息,才能吸引本企业职工倾囊注入自己的企业。在搞好这一步的基础上,勃起的企业又会吸引社会上的闲散资金。但在股份和股值上都要低于本企业职工的,自然高于银行的利息。只要你能被大家信得过,就可以吸引大量的闲散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上。这样,企业解决了资金问题;又使职工获得了企业的利益;国家既不用再操心对它的投资,又可收纳它新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7: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5: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2: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3: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2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掌握现场物料控制5大措施,提升生产线效能 🔴在生产线的高效运作中,现场物料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生产的连续性、成本的控制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作为生产线管理者,掌握以下5大现场物料控制措施,能让生产线运转更加顺畅。 🔴1. 及时供料,保障生产连续性 及时供料是生产线稳定运行的基础。管理者要根据生产计划和进度,精准预测物料需求时间,确保物料在需要的时刻准确供应到生产现场。一旦出现断料和待料情况,生产线就会被迫停工,不仅浪费了人力和设备资源,还会延误生产周期,影响订单交付。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实时掌握物料的供应状态,提前做好应对预案,避免因物料供应不及时而导致的生产停滞。 🔴2. 合理供料,避免资源浪费 合理供料意味着要根据生产的实际需求,精确计算物料的供应量,防止囤料和积料现象的发生。过多的物料囤积会占用大量的仓储空间,增加库存管理成本,还可能导致物料的损坏、过期等问题。管理者需要深入了解生产流程和工艺要求,结合历史生产数据和订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物料供应计划,做到按需供料,提高物料的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 因需存料,防止物料呆滞 因需存料是指根据生产需求来确定物料的存储量,避免出现滞料和呆料。滞料和呆料不仅占用资金,还会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和经济效益。管理者要对市场需求和生产计划进行动态分析,及时调整物料的存储策略,对于那些不再使用或使用频率极低的物料,要及时进行处理,如退库、变卖等,以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 🔴4. 执行物料高效管理程序 建立并执行高效的物料管理程序是确保物料控制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这包括物料的采购、验收、存储、发放、使用等各个环节。管理者要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标准,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物料管理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物料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提高物料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5. 明确物料ABC分类标准 物料ABC分类法是一种常用的物料管理方法,它根据物料的价值、使用频率等因素,将物料分为A、B、C三类。A类物料价值高、使用频率高,对生产影响大,需要重点管理;B类物料次之;C类物料价值低、使用频率低,可以进行一般管理。管理者要明确物料的ABC分类标准,针对不同类别的物料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集中精力管理好关键#精益管理 #刘靖 #靖说管理 #物料管理 #极简精益管理
00:00 / 1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