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4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5
若水4天前
神秀与慧能的根本区别 《坛经》中著名的两首【见性偈】。 一者,神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一者,慧能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 乍一看,二者在本质〔见性〕上是没有区别的。但如果你是一个【明眼人】,即会一眼看出一“真”,一“伪”! 何以故?趋向见性的途径与方法不同。同样是【见性~登月】,一个乘火箭。一个骑山地。虽然此“山地車”也是百年名牌。但它到底是上不去“月亮”的。 这就是二偈的根本差距。 下面,我们逐字逐句的解折一下: 神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注:身者,有一个百年字号“菩提树”,有形,有象,有来处。心者,就象那个【明镜】之台。既然是“集成”者,必然会显相。神秀此时的心的存在,就如那“呈现”明镜的台一样“存在”着。净然法师认为:仅看这前两句,表法是没有问题的。虽然有“身”,有“台”,但不碍【菩提】与[明镜]。可谓二者一如,不二法门。然而接下来:“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二句,就明显的落伍了。凡是人为能够拂拭,抛弃的,皆是〈相上功夫〉,其境界不在【见性】上。众所周知:性即如来。著见诸相无相,即见如来。如来之【性】,岂可在“相”上取舍与拂拭耶?由此可知,神秀当时,还未见性。所以,五祖大师,让他再赋一偈。可惜的是:他始终不会。〕 再看!慧能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 〔注:菩提无形没有【树~相】,明镜〈净根〉亦非台状。净然法师认为:真正的【意根】,清净“如染”,无形无相,无来无去,无凡无圣,如如法尔,如如“执着”,如如“遍计~鉴照”,一句话:水能映月之性,就是【菩提】。此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明镜],性无相,岂可言“台”耶?净然法师认为:到此处,慧能已然【纠正~升华】了神秀对“菩提与明镜”的见谛水平。也就是明确了所谓的“慨念关”。概念如果不统一〈共许〉之,必然是:歧路亡羊,遗憾多多。一句话:神秀此时,还未完全明白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见性】二字。 再看慧能最后的落脚点,如何才能见性:[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正所谓“若识无实境,则处时决定”,清净意根之屏幕上,[本来无一物],缘生缘灭,缘起缘落,以无住本立一切法,哪里来的“尘埃”二字呢?如来法尔,尘埃本真。缘起即佛。何劳汝“拂拭”费心耶?!仅此一偈,五祖弘忍即知道慧能“知晓”了菩提之【根】了。而这个
00:00 / 05: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3: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722
00:00 / 09: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
00:00 / 1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3: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00:00 / 04: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
00:00 / 04: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47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