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
#热门话题 #精彩片段 夜书所见 叶绍翁(南宋诗人,其诗以七言绝句见长,善用白描手法捕捉生活细节,意境清新)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翻译与词语解释 1. 萧萧梧叶送寒声 - 翻译:瑟瑟的梧桐叶,随风飘落,送来阵阵寒意。 - 词语解释:萧萧(拟声词,形容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梧叶(梧桐树的叶子,秋日落叶常象征萧瑟)。 2. 江上秋风动客情 - 翻译:江面上吹来的秋风,触动了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 词语解释:客情(指游子的思乡情、漂泊的愁绪);动(触动、引发)。 3. 知有儿童挑促织 - 翻译:猜想那篱笆边,该有孩童在拨弄蟋蟀(斗蛐蛐)。 - 词语解释:挑(用细棍等拨弄、逗引);促织(即蟋蟀,古人称其为“促织”,因秋日鸣叫似催促纺织而得名)。 4. 夜深篱落一灯明 - 翻译:深夜里,篱笆旁亮起一盏灯火,(正是孩童玩耍的地方)。 - 词语解释:篱落(篱笆,乡村常见的院落围栏,代指乡村人家);夜深(点明时间,强化静谧与孤寂感)。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思乡”为核心,用“以景衬情、以乐衬哀”的手法,将游子的孤寂写得细腻动人。 前两句“萧萧梧叶”“江上秋风”,以秋日萧瑟之景起笔,“寒声”“动客情”直接点出秋风引发的思乡愁绪,奠定悲凉基调;后两句笔锋一转,聚焦“儿童挑促织”“篱落一灯明”的温暖场景——孩童的天真嬉戏、灯下的温馨画面,与游子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看似写乐景,实则更反衬出诗人漂泊无依的孤寂,让思乡之情更显深沉。全诗仅28字,从听觉(梧叶声)、视觉(秋风、灯火)、触觉(寒)多角度切入,细节生动,余味悠长。谢谢收看,欢迎点击收藏!乙巳九月十四,墨咩佛子人。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