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重阳之日,秋阳洒金,我踏入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朱红宫墙与金黄银杏相映成趣,空气中历史与草木的芬芳交织。大雄宝殿内,编钟、石磬与中央民族乐团的乐器相映生辉,一场“民族音乐‘艺’起来”的重阳节专场演出即将开启,让古寺与民乐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以“钟”为魂,是国内唯一的古钟专题博物馆,藏有400余件古钟。永乐大钟最为著名,高6.75米,重46.5吨,钟体23万余字佛经铭文清晰遒劲,是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巅峰之作,也是佛教文化与书法艺术的瑰宝,钟声雄浑洪亮,承载着国人对平安的祈愿。如今,民乐与古钟在此共鸣,更添文化韵味。 演出节目编排经典与创新兼具,与重阳文化相得益彰。开篇江南丝竹《迎宾曲》,旋律轻快,如江南烟雨,奠定雅致基调。马芸的笛子独奏《姑苏行》,笛声清越,尽显江南水乡温婉柔美,与古钟厚重形成刚柔相济之美。尤龙演唱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醇厚男声与悠扬旋律相融,诠释出诗中怅惘与豁达,增添重阳思亲的文人雅韵。阎苏的古筝独奏《好红花》,琴弦间新疆民歌的热情奔放与古筝典雅碰撞,为秋日注入活力。 赵聪改编的《玫瑰印象》,琵琶与打击乐交织,温佳艺与李文博的演奏尽显民乐多元魅力。重奏《天山之春》与《山寨风》,乐器默契配合,展现不同地域民族风情,让观众领略中华大地广袤多彩。唐文娟的《梨花颂》,婉转缠绵,将爱情故事娓娓道来。张学琴与李文博的《夜深沉》,京胡与中国鼓相得益彰,尽显中华音乐刚健之美。收尾的《敦煌》,旋律恢弘,为演出画上圆满句号。 演出中,大雄宝殿的古建氛围与民乐韵味完美契合,编钟、石磬似是见证者,民乐旋律与古钟历史气息交融,让人感受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中央民族乐团艺术家们技艺精湛,尊重传统又勇于创新,让观众感受民族文化深厚底蕴。 重阳佳节,这场古钟博物馆的民乐演出,为传统节日注入别样文化内涵。古寺、古钟、古乐相映成趣,让人在都市中寻得宁静雅致。民族音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当民乐遇上古钟,传统节日邂逅文化遗产,这不仅是听觉盛宴,更是文化寻根之旅。 走出大殿,夕阳为古钟镀上光晕,民乐与古钟回响犹在耳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未远去,我们应珍惜文化瑰宝,让传统与现代相融,使民族音乐焕发生机,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让文化之根深植人心。(视频部分摘录于文旅海淀公众号)
00:00 / 07: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