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2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0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2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8
芒果6天前
达里雅布依村(又称“通古孜巴斯特”“大河沿”)位于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北部,深居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距县城约250公里,是中国最难抵达、面积最大的行政村之一。它沿克里雅河尾闾分布,被中外探险家称为“沙漠中的原始部落”“世外桃源”。 1. 地理与生态 - 地形:乡域南北长365公里、东西宽96公里,海拔约1230米;南为高沙丘环抱的窄带状河岸,北为散流区与新月形沙梁。 - 生态:拥有97万亩天然草场、67万亩原始胡杨林,形成沙漠里罕见的300多公里绿色走廊,是野骆驼、沙狐、胡杨鸟等荒漠物种的栖息地。 2. 历史沿革 - 16世纪前后,两户牧民沿克里雅河至此放牧,渐成“河东艾买台克登、河西尤木拉克巴热克”两大家族。 - 1896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首次向外界记录该聚落;1989年于田县正式设达里雅布依乡,村民开始由游牧走向定居。 - 2017-2019年实施易地搬迁,341户1437人整体迁至距县城90公里的“达里雅布依新村”,老村作为文化景观与旅游体验地保留。 3. 居民与生活方式 - 民族:登记为维吾尔族,但语言、服饰、居俗带有古西域多民族融合痕迹;外界对其源流有“古楼兰后裔”“古格避难者”“沙漠土著”等多种假说,尚无定论。 - 传统居所:“笆子房”用胡杨木做柱、红柳枝编墙,外抹泥巴,屋顶铺芦苇,隔热防风沙。 - 生计:以放牧和田羊为主,兼营大芸(肉苁蓉)采挖与胡杨木手工艺;大芸寄生于梭梭根部,有“沙漠人参”之称,是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4. 交通与旅游 - 进入方式:从于田县城向北先行驶90公里柏油路到易地安置点(新村),再换乘四驱越野车,涉克里雅河、穿沙海150公里方能抵达老村,全程需4-10小时。 - 看点: - 大漠胡杨:120万亩原始胡杨林金秋耀眼,是摄影天堂。 - 古城遗址:乡境及周边分布喀拉墩、圆沙、马坚勒克等汉唐—南北朝时期古城、佛寺遗址,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名单。 - 民俗体验:住红柳笆子房、喝克里雅河水泡的“沙漠茶”、吃“库麦琪”(馕包肉)和羊肚子烤肉,乘骆驼沿古河道探寻驼队遗迹。 - 最佳季节:每年6-10月水量相对充沛、胡杨林色彩层次丰富,且气温适宜徒步与露营。 5. 今日变化 - 新村已实现通柏油路、自来水、4G网络、卫生室、小学和民宿客栈全覆盖;村民兼营餐饮、家访、骆驼队等旅游服务,2025年前三季度接待游客约1.5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3: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