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24: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7: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88
00:00 / 03: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35
00:00 / 05: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三国时期东吴的建立者和开国皇帝(229年-252年在位)。他是孙坚之子、孙策之弟,继承父兄基业,巩固并发展了江东政权,与曹魏、蜀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以下是孙权的关键事迹和特点: --- 一、早年与继位 1. 少年统业: 200年,孙策遇刺身亡,18岁的孙权继任江东之主。在张昭、周瑜等辅佐下稳定局势,广纳贤才,招揽鲁肃、诸葛瑾等谋士。 2. 巩固江东: 平定山越叛乱,整合内部势力,发展农业和经济,为立足江东奠定基础。 --- 二、联刘抗曹与赤壁之战 1. 决策抗曹: 208年,曹操南下荆州,孙权在鲁肃、周瑜支持下,毅然联合刘备,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奠定三分天下基础。 2. 借荆州之争: 赤壁后孙权借荆州南郡给刘备,后因刘备取益州后拒还荆州,双方矛盾激化,吕蒙袭取荆州、擒杀关羽(219年)。 --- 三、建立吴国与称帝 1. 称帝建国: 229年,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州)正式称帝,国号吴,后迁都建业(今南京)。 2. 发展江南: · 经济:推行屯田制,开发南方农业;派遣船队抵达夷州(台湾)、交州(越南中北部)。 · 军事:设置水军基地,建造战舰,巩固长江防线。 --- 四、晚年与统治危机 1. 继承人之争: 晚年因“二宫之争”(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党争)处死陆逊等重臣,导致内部动荡。 2. 苛政与衰象: 赋役繁重,刑法严苛,民变频发;252年病逝,享年71岁,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 --- 五、历史评价 1. 用人艺术: 善于提拔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文武人才,但晚年多疑,宠信吕壹等奸臣。 2. 保守战略: 偏安江东,缺乏统一中原的雄心,战略上以守成为主。 3. 民族贡献: 开发江南,促进南方经济文化发展,并首次经略台湾,拓展海上交流。 --- 六、典故与文化遗产 ·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赞誉其能力(《三国志》)。 · 紫髯碧眼:演义中形容其相貌英武(可能为文学夸张)。 · 南京建都开端:孙权建业为南京六朝古都之始。 --- 孙权作为三国中在位最长的君主,以其灵活的外交、稳健的统治和江南开发之功载入史册,但晚年失误也埋下了东吴衰落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5: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