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3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7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2: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IN酉趣1月前
「人」陶艺|裸辞捏泥,见证一场温柔的反叛 在数据与算法构筑的时代,她选择转身走入陶土与窑火的世界。从互联网公司的数据分析师,到独立陶艺创作者,桃子用双手证明:人永远可以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永远都不会太晚。 —— 桃子,本名陶雪娟,曾是在法国攻读学位、在500强企业执掌数据的职业女性。六年的职场生涯并未消磨她内心对“创造”的渴望。毅然辞去工作后,她远赴景德镇,从揉泥、拉坯到施釉、烧窑,一步步重头学起。 回上海后,她创立个人工作室“桃子的陶”,开始全职陶艺生涯。她说“没有陶瓷学术背景,但只要有想法、愿意学,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 桃子的作品多以动物与自然为主题。鸟雀栖息杯沿,猫咪蜷缩盘心,叶片成为碗碟的脉络——细微处尽显生命的灵动与温度。 她坦言自己是个“自然观察者”:“观鸟、养猫、走进山林……这些经历不断为我提供养分。”她笔下的鸟,不仅有物种特征准确的喙、羽冠、尾长,更捕捉到了它们倏忽间的神态。 而作品中隐约流露的欧式审美,则源自她留学法国的经历。“我喜爱那里舒缓的生活节奏、老房子中的光影、历史留下的温润质感。”落款处的优雅字体、低饱和的用色,无一不在诉说着这种浪漫的感染。 —— 陶艺不仅是创作,更是沟通。桃子曾在市集遇到一位顾客,不慎打碎了购买的杯子,却仍请她复刻一件。“那一刻我突然明白,陶瓷不只是器物,更是记忆与情感的载体。” 但也曾陷入重复生产的困境。“有一阵我总在画相似的纹样,感觉自己在机械劳动。”她果断慢下来,重新走入自然、整理思路。“手艺不是流水线,它需要呼吸。” —— 当被问“辞职做陶艺是否正确”,桃子的回答从容而有力:“没有正确与否,只有是否忠于自己。” 她希望自己的经历能鼓励那些正处于迷茫的人:“高考失利、失业、房贷……人生从不只有一种解决方案。只要不放弃尝试,终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她也借此呼吁更多人了解手工艺:“这些作品背后,是无数个小时的打磨与等待。它们值得被看见、被珍惜。” —— “我希望用手作陶瓷的温度,将生活和自然中微小的美好,传达给器皿的使用者。” 在桃子手中,陶土不仅是材料,更是一种语言。她以器为媒,让鸟鸣停在餐桌,让山形凝于茶盏,让那些被忽略的细微生命,重新被人看见、触摸、记住。 —— 感谢桃子老师能接受我们的拍摄,期待下次见面~ #纪录片 #手作 #手工艺人 #人生感悟 #女性成长
00:00 / 03: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05: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