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2
00:00 / 04: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4: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在这里,孔子讨论的是做人要有“忠爱之心”。关于这一点,要从两个方面说,因为爱与忠的对象是不一样的,爱主要是对下,忠主要是对上。对下属、对子女要爱护,但爱护也有个方法问题,是对他娇惯纵容,还是用艰难困苦磨炼他,如果就事论事,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因为这是最合理的做法。但事情落在自己身上,恐怕很多人就不那么理智了。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百般疼爱,根本舍不得让他们吃苦受罪。他们不仅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还对孩子处处妥协,甚至是有求必应。这不仅使孩子变得骄纵,也使他们的生活和工作能力也变得很差,长大后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孔子认为,真正的对下之爱,应该是故意创造条件让他“劳”,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他吃苦耐劳的品质,还有助于培养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级对下级也是这样。如果领导者对下属不能严格要求,放纵袒护,那么这些下属最终会变成能力低下、毫无责任心的贪私之徒。而且,他们将来必然会惹出更大的乱子,使事情变得无法收拾。不用严肃法纪约束下属,不用艰难苦困去磨炼他们,就不可能锻炼出杰出的人才。国家也好,企业也罢,如果后继无人,事业也就基本失败了。 关于忠,大家都理解它的内涵,这里重点强调,忠不应该是愚忠。当自己的上级出现明显差错时,要加以规劝教导。如果对上级一味“点头称是”,任由他们犯错误,这不仅是对上级的伤害,也会造成事业的损失。所以孔子才强调“忠焉,能无诲乎”?#每天进步一点 #每天学习一点点 #论语#国学智慧#国学文化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4: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2
00:00 / 02: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