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3
风初起时,人是不自知的。心湖静水被吹皱,你不知那涟漪是因风而起的还是自生的。后来,风势渐猛,吹得心旌摇曳,吹得人恍惚以为这风终将席卷一切,将世界裹挟进它喧嚣的怀抱里。那时节,所有目光都随一个身影流转,所有思绪都围绕一个名字旋转。可风终究是风,它携来的爱意如同烛火,在风中明明灭灭,摇曳生姿却又脆弱不堪——最终风竟无端止息了。 风止后,世界陡归一片死寂。风起时那场喧闹的梦,如今被真空吞没。你独自站在那猝然的寂静里,徒然伸手欲抓住那逝去之风的尾巴,然而掌中空空如也。风起时的余温尚存,心尖的印记犹在,可风已远遁无踪。于是,这未尽的余温,竟成了心中无法熨平的褶皱,成了悬在记忆半空的未解之谜,又宛如一曲戛然而止的旋律,只剩单调的休止符在空寂中反复回响。 风虽停,意难平。那未及吐露的话语,那未完成的邀约,那未曾相触的手,皆成了心头烙下的印记,在静默中灼热未消。夜深人静时,它们便悄悄探出头来,如微小的刺,扎着心口最柔软的地方。原来,风停之后,那曾经被吹拂的痕迹,竟成了生命里一截刻骨铭心、无法续写又难以翻篇的断章。 风起风止本是天地常律,然而人心竟比风更执拗难测。爱意随风而起,却未肯随风而散,这难平的余意,便成了生命里最深的印记——它无声地灼热着,在寂静处,在午夜梦回时。风可停,痕迹却难灭,这未完成、未释然的怅惘,竟成了我们灵魂深处一道不愈的印记,证明我们曾那样真实地活过、爱过、痛过。#爱意随风起风止意难平 #都要好好的#遇见 #相遇
00:00 / 03: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炼心吟 静对孤灯磨意性, 闲观野鹤悟清灵。 抛除妄念归淳朴, 涤尽尘烦守慧明。 寒夜披书增定力, 狂风卷雾固心旌。 历经劫火见澄明。 解析 1. 静对孤灯磨意性:以“静”“孤灯”构建修心场景,“磨意性”直接点题,呼应道家“致虚极,守静笃”的静定修炼,将抽象的炼心转化为具体的意志磨砺。 2. 闲观野鹤悟清灵:借“野鹤”的超脱意象,写炼心中的感悟过程。“清灵”既是鹤的特质,也是心灵净化后的境界,体现“虚室生白”的澄明状态。 3. 抛除妄念归淳朴:直指炼心的核心行动——去除杂念。“妄念”是修行的阻碍,“归淳朴”则呼应“返璞归性”的思想,展现心灵回归本真的过程。 4. 涤尽尘烦守慧明:“尘烦”喻世俗诱惑与烦恼,“涤尽”对应佛家“除缧绁”的解脱之意,“慧明”是炼心后获得的内在智慧,与“性珠天宝”的境界相通。 5. 寒夜披书增定力:以“寒夜披书”的具体场景,写炼心需经艰苦磨砺。“定力”是炼心的关键成果,印证“身心百炼,炼出寸心如铁”的修行真理。 6. 狂风卷雾固心旌:用“狂风卷雾”喻外界干扰与心魔,“固心旌”强调在动荡中坚守本心,体现“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超脱定力。 7. 历经劫火见澄明:以“劫火”总结炼心过程中的磨难,“澄明”收束全诗,点明历经考验后心灵抵达的终极境界,呼应“苦尽灵台生月华”的修行闭环。 #修心修行 #人生感悟 #祈祷平安健康 #禅悟人生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4: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5: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08
00:00 / 07: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7
00:00 / 08: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3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