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0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0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00
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喉雉鹑雪后集群觅食 在持续降雪迎来小晴日之际,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利用视频监控系统摄像头追踪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喉雉鹑集群觅食的珍贵画面。 在拍摄的影像资料中,共有5只红喉雉鹑在雪地里觅食,它们2只或3只组合,不停的用嘴刨去积雪,啄食植物根茎,它们独具特色的红栗色喉颏及斑斓色的羽毛,为冰天雪地增添了一份灵动。 红喉雉鹑是雉科、雉鹑属的鸟类,体长44-54厘米,是中国特有种,分布于甘肃、青海、西藏东部、四川和云南西北部,为留鸟,栖息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针叶林、灌丛及裸岩地带,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在森林线附近的空旷地区觅食,善于在地面上行走和奔跑,在山谷间滑翔,但飞翔能力较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3年6月26日)一级。 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2024年先后2次利用视频监控、红外相机,在不同区域拍摄到红喉雉鹑活动的影像,这次清晰的拍摄到红喉雉鹑集群觅食,证明红喉雉鹑在保护区有稳定的野生种群。今后,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加大对红喉雉鹑的监测调查与研究,摸清红喉雉鹑野生种群分布及栖息地等基本情况,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争取扩大红喉雉鹑野生种群数量,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为建设美丽甘肃筑牢生态根基。 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在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总面积84700公顷,介于东经102°43′—103°42′,北纬35°02′—35°36′之间,海拔区间在2200—4332米之间,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森林生态系统,珍贵稀有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特别是马麝、梅花鹿和珍稀鸟类红喉雉鹑、橙翅噪鹛等濒危动物栖息地,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区内分布有野生脊椎动物24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荒漠猫、雪豹、梅花鹿、马麝、红喉雉鹑、金雕、黑额山噪鹛等1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岩羊、中华鬣羚、狼、血雉、蓝马鸡、橙翅噪鹛等44种。 #CCTV1秘境之眼 #秘境之眼不被打扰的相逢 #红喉雉鹑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来源:CCTV1秘境之眼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