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5: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68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3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98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9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一个操作,两条人生轨迹!新手保洁撞死同事,谁之过? 大家好,我是吴律师。今天聊一个令人心痛的案子,它包含了太多容易被忽视的法律要点。 2025年,北京一位新入职的保洁员张某,在未经岗前培训、也无特种作业资质的情况下,操作清洁车时发生误操作,竟将同事魏某撞入电梯井,导致魏某当场死亡。 更让人唏嘘的是,事故发生后,张某竟在保洁主管的要求下,没有第一时间报警和救助,而是继续清扫二楼。最终,商场向死者家属赔偿140万元,张某个人也需赔偿8万元。尽管民事部分已和解,但张某因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被提起公诉。 那么,这起悲剧里,法律责任究竟如何划分? 1. 刑事责任:张某为何被公诉? 核心在于她存在“疏忽大意的过失”——作为一名无证、无培训的操作者,她应当预见操作清洁车可能带来的危险,却因未尽到注意义务而导致悲剧。而事发后未积极施救的情节,也可能成为法院量刑的考量因素。 2. 民事责任:为何是商场赔大头,个人也要赔? 根据《民法典》,员工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所以,商场作为责任主体,赔偿140万是法定义务。 但同时,法律也规定,如果员工存在重大过失,单位赔偿后,有权向员工追偿。这8万元个人赔偿,正是张某为自己重大过失所付出的代价。 3. 单位责任:悲剧的根源在哪里? 这起事件中,商场作为生产经营单位,责任是根本性的。它同时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的两条核心红线: · 未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无岗前培训); · 未核实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无驾驶资质)。 “要求继续清扫”的指令,更暴露了其安全生产管理的严重缺失。 吴律师提醒: 这个案子给我们两点沉重警示: · 对用人单位: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省去培训的“小钱”,最终可能付出人命和巨额赔偿的“大代价”。 · 对每一位打工人:在工作中,务必明确自己的岗位风险和操作规范。对于无证、无培训的危险操作指令,要敢于拒绝。这不仅是对他人负责,更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一次违规操作,毁了两个家庭。希望这样的悲剧,能让我们所有人警醒。 #我要上热门🔥 #男子把同事撞下电梯井致其身亡 #娄底律师 #抖来普法2025 #以案警示
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