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长江存储与长鑫存储的区别? #长江存储 #长鑫存储 #存储 #芯片 #知识分享 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谁才是存储行业龙头,其实在技术路线、市场表现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二者的发展潜力也各有优势。以下是具体分析: 在技术路线方面长江存储专注于3D NAND领域,以Xtacking架构为核心,已量产294层3D NAND TLC芯片,存储密度和接口速度等性能指标表现出色,其混合键合技术还被三星引入用于420层NAND研发。 长鑫存储则聚焦DRAM领域,继承奇梦达Buried Wordline技术并自主改进,17nm DDR4产品良率达百分之八十,单位晶圆成本比韩国厂商低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且已量产LPDDR5及DDR5产品,还在HBM技术上取得突破,2025年9月交付华为G4制程HBM3样品。 在市场表现方面长江存储2025年Q1全球NAND市占率达百分之八,消费级品牌“致态”在京东双11 SSD销量超越三星,企业级市场进入苹果供应链及东南亚数据中心。 长鑫存储2025年DRAM产量预计273万片,同比激增百分之六十八,全球市占率目标冲击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二,在成熟制程市场占比已超百分之三十。 在产业链布局方面长江存储与北方华创、中微公司、长电科技等众多企业建立合作,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生态,国家大基金一期、二期合计持股超百分之二十二。 而长鑫存储的设备供应商主要有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封测与模组方面与深科技、通富微电合作,国家大基金二期持股百分之九点八,兆易创新、阿里巴巴等战略入股。 在发展潜力方面长江存储,随着294层NAND量产及Xtacking 4.0技术升级,将推动单位存储成本下降百分之二十三,三期扩产计划将产能提至30万片/月,设备国产化率已达百分之四十五,未来有望规避外部制裁风险,在3D NAND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产能扩张将使其在全球NAND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提升,发展潜力巨大。 而长鑫存储的HBM3样品已交付华为,2026年量产有望抢占AI存储市场,17nm工艺风险试产及上海先进封装厂的投资将提升其产能和技术水平,在DRAM及HBM领域的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随着AI算力需求的爆发,其业绩增长具有较高的可见性。屏幕前的你怎么看呢?评论区聊聊
00:00 / 02: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89
00:00 / 05: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4: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3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存储芯片四大核心赛道深度解析:20家头部企业谁更强! 国产储存芯片20强相关概念龙头企业盘点。 深圳企业5家、上海企业4家、北京企业4家! 储存芯片排名第一的是武汉长江存储(估值1300亿)长江存储不是上市公司,其供应商中上市公司有立昂微、江波龙、深科技等等。 存储芯片四大核心赛道深度解析: 1、DRAM赛道:突破垄断的“攻坚战场”,国产企业锁定车载与AI细分场景 2、NAND Flash赛道:非易失性存储的“主力军团”,国内企业打通全产业链 3、NOR Flash赛道:小容量存储的“专精尖阵地”,深耕物联网与汽车电子 4、新兴存储技术赛道:抢占未来的“创新高地”,聚焦AI与高端场景。 从成熟赛道的“国产替代”到新兴技术的“创新突破”,存储芯片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DRAM、NAND Flash、NOR Flash三大成熟赛道仍是市场需求的主力,支撑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数据中心的基础存储需求;而HBM、PCRAM等新兴技术则在AI算力、高端制造等领域开辟新空间,成为行业增长的“新引擎”。 20家头部企业不仅在各自领域构建了技术壁垒,更通过产业链协同,推动国内存储芯片从“单点突破”走向“全链条自主”。随着AI与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存储芯片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但也为具备技术优势与场景洞察力的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国产储存芯片 #存储芯片概念股 #存储芯片供应商 -----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
00:00 / 09: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13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