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
美联储降息并提前结束缩表,本为利好,但美股、美债、黄金与比特币却应声齐跌。表面分析归因于决议中的异议或鹰派信号,但这些实属常规操作,难以解释此次剧烈反应。真正关键,在于一项被忽略的举措:美联储宣布将到期MBS本金转投国债。 尽管资产负债表总规模不变,但内部结构已发生重要转变——MBS正被逐步置换为美国国债。这实质上是2008年金融危机救援政策的“反向操作”,也是引发市场跳水的深层原因。 M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住房抵押贷款为支持,曾在2008年危机中扮演关键角色。它将大量住房贷款打包成证券,依赖房主月供支付利息。房价崩盘引发断供潮,MBS无法兑付,市场信任崩塌,雷曼倒闭、“两房”被接管,多家投行陷入流动性危机。为此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大举买入MBS以稳定市场。至今,其MBS持仓仍高达2.2万亿美元。 如今抛售MBS,意味着非常规救援模式的退出。这一操作将引发流动性重配:MBS作为高收益长期风险资产,美联储抛售可能推高其利率,吸引机构增持MBS而减持美股。同时,资金从MBS转向短期国债,等于将流动性从风险资产转移至国债市场。 当前国债市场流动性已显紧张,拆借利率居高不下。美联储此次“卖MBS、买国债”,实为保障国债市场与整体流动性的被动选择,某种程度上是以美股调整为代价。这也印证了我们此前判断:在资产价格扭曲的背景下,美联储已启动危机政策的逆操作,市场逻辑可能逐步回归2008年之前的状态,美股或将首当其冲。 我是赢在转折点,关注我,我会持续更新。#交易员 #悟道 #期货 #交易 #人生感悟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5: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美联储停止缩表意味着什么??? 昨晚的美联储FOMC 决定从 12月1日 起结束缩减其整体证券持有规模(即“缩表”)的操作。要理解“停止缩表”,我们首先要明白“缩表”(Quantitative Tightening, QT,量化紧缩)是什么。 你可以把美联储想象成一个巨大的银行,它的“资产负债表”上记录着它拥有的资产(主要是它以前买下的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扩张(QE,量化宽松): 在经济困难时(比如金融危机或疫情),美联储为了给市场注入流动性,会用印出来的钱去买入大量的债券。这个过程,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就会扩大,就是我们说的“放水”。 缩表(QT): 当经济好转,美联储想要回收流动性,避免通胀过高时,它就会让这些债券到期后不再续买,或者干脆卖掉一部分。这样,市场上的钱就会流回美联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就会缩小。这个过程就是“缩表”或“抽水”。美联储宣布从12月1日起“停止缩表”,意味着它决定不再继续让它的资产负债表规模缩小。 通俗地说,就好比: 美联储不再继续从市场“抽水”了。 💡 停止缩表对市场有什么影响? 停止收紧流动性: 缩表本身是一种收紧货币政策的工具。停止缩表,意味着美联储结束了这种收紧的过程。虽然这不是“放水”(不像QE那样直接买入资产),但它消除了进一步收紧的压力。 缓解银行系统的压力: 持续的缩表会减少银行在美联储的准备金(也就是银行可用的现金)。如果准备金降得太低,可能会导致短期借贷市场(如回购市场)的流动性紧张,甚至引发利率波动。停止缩表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确保金融系统有“充足”的流动性。#美联储 #金融 #券商 #场外衍生品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4: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8
00:00 / 06: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4: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0
00:00 / 02: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4: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3: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6: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