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00
00:00 / 09: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7: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61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70
00:00 / 03: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7
古时候善于修行的志士,通晓极微妙、极玄奥的道理,他们的境界有多高是深不可测的,因为根本无法彻底认识这些人的深度,只能勉强做以下形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对于修行有成的有道之士,老子在本章从外在进行了描述。因为中国上古之时,并不存在道教或道观,道家修行人都混迹于红尘之中,与凡人无异。修炼做功夫时都是避于内室之中,并不为外人所见;出来行道,以上善若水为基本准则,隐而不显,如不是同样有修行在身的人,是不容易发现的。 这些修行人,他们的气息或生命律动特征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其行为和光同尘,只在缘法出现时随缘布道施法却极其隐匿。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修行者精神境界很高,内心容量超大,对任何平常人看上去无法接受、无法承担的事,修行者都能坦然面对。 寻常人见了有钱人会感觉低人一等,见了高官显贵会有所畏惧,见了贫贱之人会得意洋洋,而修行人心如止水、平视一切,大家会以为他们有什么依仗,有什么了不起的后台,其实是因为内心有道而自信,在其他人看来却是深不可识。 道家修行者,通过长时间的道中修炼,慢慢认识到大道本原,知道宇宙的统一规律,知道的越多,行为上要求的标准就越高。无知者无畏,无知则胆大。有知者则因为这种高境界高标准的确立,为不惹因缘,能够从容解脱达到大逍遥、大自在的境界,在世间处事不想留下任何因果,所以小心谨慎,每做一事都要善始善终。常言说菩萨怕因,凡人怕果。凡人等果报来时才想办法逃避责任,而修行者知因果之必然,所以从起心动念,从内心断绝因缘,每一事必审清查明后才有行动。 宇宙的万有规律是一,准则是无,稍不留神在行为上动了私心,或称有心,就为失道。而做事又要用到后天之识神,又不能失道动用真心,心境要停留在先天无心无欲的空态,这是需要相当长时间的修炼才可以做到完美而成为自然而然的。 所以道家修行者大事小事都要非常之用心却又非常之无心。在此心、彼心之间巧妙灵活。每做一事都像在冬天踩着薄冰过河;像是周围四邻都潜伏着危险,庄重严肃不敢马虎;像是在出席重大的礼仪上做客。 而在这些人的内心,因为对世界认识得清楚透彻,对行为准则明白而不疑惑,对信仰坚定和每天修炼法喜充满,内心已经接近于道的大逍遥境界。万缘放下,随遇而安,所以说精神上涣散得像冰要融化;#上热门🔥上热门 #道德经的奥秘 #心理学 #科普知识 #每日推文
00:00 / 09: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49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