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
这首管弦乐曲《野蜂飞舞》(原名《Полет шмеля》,又名《大黄蜂的飞行》)是俄罗斯作曲家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柯萨科夫(Nikolai Andreivitch Rimsky-Korsakov,1844-1908)的名曲之一。尼古拉于1899年到1900年间,基于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的诗作改编为同名歌剧《萨旦王的故事》。其中第3幕第1场为描述王子变化为大黄蜂攻击2个反派角色的情形,此时的配乐即为此曲。由于此曲的旋律极快,后人常选用此曲作为展示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技巧。#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柯萨科夫(Nikolai Andreivitch Rimsky-Korsakov,1844年-1908年),俄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于1844年3月18日生在诺夫戈罗德省齐赫文市一个贵族家庭里;这个古老小城市美丽的自然景色,它那保持古风的民间仪式和优美的民歌,留给童年时代的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很深的印象。六岁起,他开始学习弹奏钢琴,近十一岁就尝试写作乐曲。1856年满十二岁时,他被选入彼得堡海军士官学校,同时不断地进行他的音乐研究。1861年底他开始结识了巴拉基列夫,并参加了他的“小组”活动;同当时这些进步的俄罗斯音乐家的交往,开拓了他的艺术视野,坚定了他从事音乐创作的信念,他的《第一交响曲》就是在巴拉基列夫的直接指导下写出的。后来,他在“强力集团”作曲家当中的地位,用另一位俄罗斯音乐评论家谢洛夫的话说,甚至“真如鹤立鸡群”。#马克西姆·姆尔维察(Maksim Mrvica),1975年出生于克罗地亚希贝尼克,著名青年钢琴演奏家。1984年,开始学习钢琴,1999年,赢得鲁宾斯坦钢琴大赛冠军。2000年,转到布达佩斯的李斯特音乐学院深造。2001年,他赢得巴黎庞拓斯钢琴大赛首Jiang。
00:00 / 03: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3
古典音乐之雅||《天鹅》由法国作曲家夏尔·卡米尔·圣-桑创作于1886年,是其管弦乐《动物狂欢节》中的第十三首曲目。该曲采用两架钢琴和管弦乐队演奏的形式,以大提琴独奏为主,两架钢琴伴奏,为G大调,6/4拍子,是由单主题发展而成的三部曲式。 《动物狂欢节》是圣-桑专为自己娱乐创作的,其中引用了其他作曲家的曲调并加以改动,带有讥讽意味,所以在他生前除了1887年2月为朋友秘密演出过一次外,圣-桑禁止该作品在他生前演奏或出版,唯有《天鹅》一曲例外。 在旋律上,优美动人、富有歌唱性与抒情性,以简洁朴实的旋律描绘出天鹅高贵优雅的形象;在和声上,运用了丰富的和声手法,如平行五度、持续低音等,为乐曲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在节奏上,自由且模仿了水波荡漾的感觉,突出天鹅在水中游动的姿态。 乐曲开始,钢琴以清澈的和弦奏出水波荡漾的引子,接着大提琴以浑厚、柔和、优美的音色奏出主题,描绘天鹅在水面上安详浮游的情景。中间部分由第一部分主题固定发展而成,通过模进手法发展旋律,像是对天鹅优雅形象的歌颂。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全曲在最弱奏中逐渐消失,营造出一种孤独、彷徨的情绪。 《天鹅》是《动物狂欢节》中最受欢迎且流传最广的乐曲,被视作圣桑的代表作品。这首大提琴曲被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曲,还被改编为芭蕾舞《天鹅之死》,也经常被用作电视、电影、广告等的配乐。 #音乐分享 #不朽的名曲
00:00 / 03: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35
00:00 / 02: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
00:00 / 03: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