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寄扬州韩绰判官》小学课外古诗#每天学习一点点 【译文】 青山隐隐起伏,江水遥远悠长,秋时已尽江南的草木还未凋谢。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赏析】 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在江北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美人吹箫取乐呢?颓废喧哗的地方更让诗人怀念对面江南的青山绿水。   前两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回忆想象中江南的秋日风光:青山一带,隐现天际,绿水悠长,迢迢不断。眼下虽然已到深秋,但想必温暖的江南草木尚未凋零,仍然充满生机吧。扬州地处长江北岸,但整个气候风物,实与江南无异,扬州在当时人的心目中,简直是花团锦簇,四季如春;而诗人此刻正在北方中原地区遥念扬州,因而他自然而然地将扬州视为风光绮丽的“江南”了。“草未凋”与“青山”、绿水组合在一起,正突现了江南之秋明丽高远,生机勃勃的特征。诗人非常怀念繁华的旧游之地,在回忆想象中便赋予扬州以完美。首句山、水相对,“隐隐”、“迢迢”迭用,次句“秋尽江南”与“草未凋”之间的转折,更构成了一种抑扬顿挫,悠扬有致的格调,诗人翘首遥思、怀恋繁华旧游的感情也隐约表达出来了。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的三四两句美景落到旧日同游好友韩绰身上,点醒寄赠之意,趁此表现出扬州特有的美景佳胜,和自己对它的怀念遥想,诗人将回忆之地集中到“二十四桥明月夜”,因为此景最能集中体现扬州风光繁华独绝、浪漫美丽。二十四桥,是唐代扬州城内桥梁的总称,所谓“二十四桥明月夜”将活动场所集中在小桥明月,实际上等于说扬州明月夜,更加突出扬州的“江南”水乡特点,杜牧在扬州作幕的两年中,经常于夜间到十里长街一带征歌逐舞,过着诗酒流连风流放纵的生活。当时韩绰想必也常与诗人一起游赏。诗人设问:此时此刻,你在二十四桥中的哪一桥上教歌女伎倡们吹箫作乐、流连忘返呢?“何处”应上“二十四桥”,表现了想象中地点不确定的特点,且以问语隐隐传出悠然神往的意境。这幅用回忆想象织成的月明桥上教吹箫的生活图景,不仅透露了诗人对扬州繁华景象,令风流才子们醉心不已的生活的怀恋,而且借此寄托了对往日旧游之地的思念,重温了彼此同游的情谊;既含蓄地表现了对友人的善意调侃,又对友人现在的处境表示了无限欣慕。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Aling凌1年前
蝶恋花 清·王国维 谁道人间秋已尽? 衰柳毵[sān]毵,尚弄鹅黄影。 落日疏林光炯炯,不辞立尽西楼暝。 万点栖鸦浑未定。 潋滟金波,又幂青松顶。 何处江南无此景。只愁没个闲人领。 注:“人间”,后改作“江南”。 “谁道人间秋已尽”,100多年前,王国维这样问时,人间的秋其实已尽。所谓已尽的“人间秋”大概指节气意义上的秋天,立冬一到,秋便翻了过去,走到尽头。而身处南国的王国维不信这个,因为他满眼皆是秋色,从衰柳到疏林,从暝色到栖鸦,每一处景致都是熟悉的秋的韵味。“谁道人间秋已尽”,开篇以反问提起,来否定“秋已尽”的事实:人人都道秋已尽,而“我”却不这么认为。接着几句便给出的理由:第一,“衰柳”含春,风采依旧(“衰柳毵毵,尚弄鹅黄影”)。毵毵,亦作“鬖鬖”,形容枝条细长垂拂,纷披散乱的样子,黄庭坚诗“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即用此二字来写春柳繁盛之状。王国维这里用“毵毵”是说柳虽衰,但枝条尚细长,尚泛鹅黄色,与春柳相比,丝毫不逊色。第二,疏林光照炯炯,西楼暝色如秋(“落日疏林光炯炯,不辞立尽西楼暝”)。这里用几个秋天常见的意象如疏林、西楼、暝色来说明人间秋未尽。“不辞立尽西楼暝”句,将人物引入画中,易让人想到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暝色入高楼,”“玉阶空伫立”之句,给人以浓浓的秋感。第三,栖鸦万点,月洒松林(“万点栖鸦浑未定。潋滟金波,又幂青松顶”)。这里亦是同样的写法,即用秋天的特定意象来暗示秋光未尽。“栖鸦”谓归巢栖息的鸦雀,在秋日诗词中,它是游子思乡、旅人愁思的意象,如秦观《满庭芳》词“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沈说《立秋》“暝带栖鸦色,凉催客燕愁”等。“潋滟金波”,谓浮动如水的月光,柳永词有“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句。“又幂青松顶”,言月光洒到青松顶上。这里很容易让人想到王维《山居秋暝》的“明月松间照”句。总结:此等迷人的秋景,江南处处都是,只要你能闲下来,一定会领略到它的美。所以,到底是谁在说“人间秋已尽”呢?应是哪些忙忙碌碌,无心欣赏身边美景的人。末二句“何处江南无此景,只愁没个闲人领”照应开头,点明自己心“闲”,故能长见人间秋色。#每天学习一点点 #古诗词
00:00 / 14: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5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雨季1周前
行阅赣皖江南秋(十五) 《塔川秋色:一场未尽的绚烂》/雨季 车近塔川,空气里便浮动着禾草清甜。山路迂回,松柏尚撑着沉沉的绿意,而心,却早已被那场预想中汪洋恣肆的金黄勾了去。 果然,一踏进山坳里的景区,那秋日最丰饶的场景便扑面而来。稻田是无边的画卷,从脚下漫向天际。稻穗垂首,风过时,漾起层层柔软的波浪,无声,却仿佛能听见大地沉甸甸的叹息。这金黄,亦非单调——近处是饱满的熟金,远些便化作柔和的浅黄,及至山麓边际,则与残存的绿意缠绵成鹅黄的温润。这便是一场循序渐进的告别,一场“青黄交接”的盛大仪式。 然而,这丰饶的金色画卷,于我,终究是一场未尽的绚烂。 心之所念,是那本该点破这满目金黄的乌桕之红——那如丹砂、如烈焰的一笔,才是秋日塔川酣畅淋漓的绝句。可四下寻去,它们却沉默着,枝叶仍是青郁,或只在边缘泛着些许羞涩的黄晕,全然不见那决绝的、烂漫的烈烈红衣。 这遗憾,初时是失落,细细嚼来,竟成了此行最深的韵味。自然的时序,自有其严密的章法,从不因人的期盼而早至或迟来。稻熟是圆满的当下,乌桕未红,则是充满悬念的等待。 目光流连于一株半黄的乌桕。阳光透过,叶片呈现出一种通透的琥珀色,像一封写满期待又欲语还休的信笺。我忽然彻悟:这“过渡”本身,这“未尽”之处,或许才是塔川此刻最真实的馈赠。它不在圆满的高潮,而在充满可能的过程之中。 归途上,那无边的金黄是已得的诗行。而心中萦回的,却是那未曾落笔的绯红。我带走了半阙秋词,丰饶的金黄是它的上阕,那场想象中的、未来的红,便是它留白而下,意蕴无穷的下阕。 这一场未尽的绚烂,比之十全十美,更令人魂牵梦萦。 #最美乡村风景 #山里的风景 #站得高看得远风景才更漂亮 #美丽的大自然风光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