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随时随地标记一下 当你的心境愈发超脱功利的羁绊时,就会开始真正理解“夫唯弗居”的智慧,没有对功劳的贪占,没有对名利的固守,无非是顺应大道行事却不居功自傲,以谦卑之心接纳成果的自然呈现。#道德经 #道德经智慧 #人生智慧 #人生哲理 显现出淡然的状态,做出了“功成不居”的选择,有了“不张扬、重本真”的言行。只要明白这一点,你就会生出豁达的品性,也就会真正放下对“功名利禄”的执念,以及以平和姿态回归做事的初心本质。 其实当一个人真正经历过“居功则损”的境遇——比如因炫耀功绩引发嫉恨,因固守名利迷失本心,就会清醒意识到,原来真正的“拥有”从不是刻意占有。从此,他的内心会愈发通透,不再执着于用功劳证明自我价值,对“功成身退”的领悟也会越来越深刻。 把追逐名利的浮躁转化为“专注践行”的行动,用“默默耕耘、不居其功”的方法论应对世事纷扰,在日复一日的沉淀中持续深耕,终会等到“功德自在”的质变时刻——所做之事惠及他人,自身的价值在无形中立于不败之地。 记住,越是身处成就的光环之下,越是践行这种智慧的契机。真正的处世之道,都是像大道般滋养万物却不居功,只专注初心本业,只坚守谦卑本质。所有困于“居功自傲”的迷茫终点,都是开启“弗居不去”的起点,就像江河奔流入海却不夸耀其势,星辰照亮夜空却不彰显其辉,不刻意占有,反而能成就永恒的存在与认可。
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7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人生最好的修行,就是练出一颗"不在乎"的心。 不在乎,不是冷漠,而是淡然;不是无情,而是通透。 真正的修行,是心不被扰。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意思是,把心安放在极致的宁静中,看万物来去而不动。 生活中,最容易让人痛苦的,从来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的"在乎"。 你越在乎输赢就越容易焦虑;越在乎别人怎么看,就越容易失去自己。 "致虚守静"并不是让你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而是无论外界如何喧闹,你内心依旧有不被打扰的清凉。当你能做到悲喜无意,不在乎,你已经开始接近"心无挂碍"。 不争不执,是最高的自在。 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地之大,草木虫鱼各得其所,从不相争,却各自生机盎然。 我们之所以疲惫,往往是因为太想证明自己,太怕输,太计较。可当你放下那份"非赢不可"的执念,你就会发现﹣﹣不争,反而是最强大的姿态。 你不解释,不辩驳,不逞强,因为真正懂你的人,不需要你多说。不懂你的人,多说无益。 真正的自信,是心里早已笃定,你是一切的根本,无需外界认同。 真正的"不在乎",是顺其自然。 天地无言,任运自然。 你不需要躲进深山,也不必强迫自己"无欲无求"。只要做到﹣﹣让该来的来,该去的去,在起伏中保持平和,在变化中守住自己。 当你不再追着结果跑,不再和命运较劲,你会发现:生活本来很温柔,只是你太用力。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