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1周前
热眼破山雾:沿河二当家与一场跨越三天的生命搜救 当沿河中寨的晨雾第三次漫过喀斯特峰丛,杨某的脚步已经在碎石坡上磨出了血痕。他16岁的聋哑儿子走失已整整72小时,这片山高林密的黔东山地里,每一片荆棘丛都藏着令人心悸的未知。就在家属近乎绝望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带着无人机出现在了搜救现场——抖音账号“沿河二当家”的主理人,那个平时用镜头记录农耕点滴的公益护农博主,此刻正将护农的无人机转向了生命搜救的战场。 “沿河二当家”的抖音主页里,更多的是春耕时的地膜覆盖、秋收时的稻谷脱粒,或是用无人机巡查野猪损毁庄稼的画面。作为扎根乡土的新农人,他早已习惯用科技工具守护乡邻的生计,却没想过这份技能会成为生命救援的关键。接到家属求助时,当地村干部、民警和百余村民已展开两轮拉网式搜寻,但中寨的山林沟壑纵横,夜间低温与茂密植被让搜救如同大海捞针。“常规搜寻行不通,得用热成像‘透视’山林。”他当即决定启用平时护农用的无人机,这台搭载红外热成像仪的设备,曾无数次帮村民定位田间的野猪踪迹,如今要寻找的是一个可能蜷缩在某处的生命。 无人机升空的瞬间,屏幕上随即浮现出山林的温度图谱。与依赖可见光的普通设备不同,热成像仪能捕捉物体散发的红外辐射,将37℃左右的人体体温转化为醒目的红白色光斑,即便隔着浓雾与荆棘也能清晰分辨。“这就像给山林装了双夜视眼,哪怕孩子躲在岩缝里,体温也会暴露位置。”他操控无人机以走失点为中心,按照网格状轨迹低空巡航,地面搜救队则根据实时传输的画面同步推进。 搜救在次日凌晨迎来转机。当无人机飞至一处隐蔽的溪谷时,屏幕上突然闪过一个微弱的红色光点,在冰冷的岩石与植被背景中格外刺眼。“在这里!”他立刻标记坐标并通知地面队伍。搜救人员循迹而至,发现男孩正虚弱地靠在溪边长满苔藓的岩石后,因寒冷与饥饿几乎失去行动能力。由于无法言语,男孩无法回应呼喊,若不是热成像技术的精准定位,这个角落可能永远不会被发现。 当男孩被安全抱出山林,家属泣不成声的感谢里,藏着科技与善意交融的力量。这场救援并非个例:在如今的乡村大地上,越来越多像“沿河二当家”这样的新农人,正用短视频平台赋予的影响力与科技工具,书写着新的乡村故事。他们既会用直播帮村民卖掉滞销的农产品,也能用无人机从野猪口中守护庄稼,更能在危急时刻化身“生命摆渡人”。 事件被发布到“沿河二当家”的抖音账号后,评论区里满是“这才是科技该有的
00:00 / 49: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0
00:00 / 05: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05
00:00 / 03: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