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黄帝陵: 黄帝陵,古称“桥陵”,是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以下是关于黄帝陵的详细介绍: 基本概况 • 地理位置: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之巅,保护范围总面积为3.24平方公里。 • 景区地位: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也是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历史渊源 • 黄帝生平:黄帝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名轩辕,号有熊氏,以土德称王,为土黄色,故称黄帝。他领导部落民众打制兵器、制作车船,鼓励农桑等,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 陵寝由来:《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黄帝死后,人们为表达怀念之情,起冢为陵,立庙祭祀,桥山黄帝陵在汉武帝以前就已存在,唐宋以来,各朝皇帝不断整修添土,使陵冢有所加大。 主要景点 • 轩辕庙:创建于汉代,原建于桥山西麓,宋开宝五年移建现址。庙前区入口广场地面用5000块大型河卵石铺就,象征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主要建筑包括诚心亭、碑亭、轩辕庙正殿等,庙内保存有历代碑石40余通。 • 黄帝陵冢:坐北面南,高3.6米,周长48米,环冢砌以青砖花墙,陵地占地面积1300余亩,有古柏86100余株。陵前有“桥山龙驭”石碑,再前为祭亭,亭内立有郭沫若手书“黄帝陵”碑石。 • 汉武仙台:位于陵前正南,陵园围墙以外,是汉武帝刘彻祭祀黄帝所筑,高20余米,现已用块石砌筑并建有登台石阶及云板、护栏等。 祭祀文化 • 历史沿革:从黄帝逝世时起,华夏民族就开始了祭祀黄帝活动。秦灵公三年“作吴阳上畤,专祭黄帝”。汉武帝元封元年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此后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之地。 • 现代公祭:1980年以来,形成了清明公祭黄帝制度,党和国家领导人、海内外炎黄子孙代表等上万人参加。1988年恢复了重阳民祭。#版权归属原创 。
00:00 / 1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23: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80
00:00 / 03: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南宁五通庙有以这几种说法: 1、五通庙祭祀五通神,五通神又称“五圣”、“五郎神”,原是中国南方乡村中供奉的神道。据说,唐末已有香火,庙号“五通”。宋徽宗大观年间(1107—1110年)赐庙额为“灵顺”。宋代由侯加封至王,因其封号第一个字为“显”,故又称“五显公”。 五通庙,位于新阳雅里村江北大道,永和大桥北边。古时,五通庙是南北两岸来往主要渡口之一。邕江水上人家有着“靠江吃江”的传统。虔诚的摆渡人,祈祷平安的生意人,往返两岸日夜劳作的农民,五通庙自然也就成为了香火旺盛,主求财运的地方。现在,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来往善男信女,烧香拜佛,求生贵子,虔诚者众,据说很应灵。 三间平房,水泥砌成的香槽,墙上绘有八仙过海、唐僧西天取经和一些纯粹抽象的涂鸦,还有一块让求子心切抱得光滑可镜的观音石。据说平时每逢初一、十五,这里从凌晨起就拥挤得水泄不通,虔诚者众。 2、五通庙建于明初,是朱元璋有感于跟随自己征战的阵亡将士变成孤魂野鬼无人祭祀,遂命各地遍建五通庙,南宁的五通庙即是这个时候所建。但原建筑在特殊时期已毁,现在的建筑是当地村民筹资重建。 3、五通庙,其实前身称为“五公祠”。五公祠其实原来是祭奠阵亡将士的祠堂,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无名烈士墓。南宁的五公祠起源于狄青平叛广西的时代,当时壮族首领侬智高揭竿占地为王,后来受到狄青的平叛,狄青的军队在广西驻扎下来后,就搞了这个五公祠,目的是祭奠那些失踪的、无名的、无亲属的将士。之所以称为五公祠,是因为古代的军队最小的集体相当于我们现在军队的班,当时是五人为一伍,所以说,这个五公祠其实就是个无名烈士纪念碑,而且祭奠的是当时镇压广西原住民的外来军队---狄青的部下。#南宁五通庙 #南宁邕江 #狄青 #侬智高 #旅行推荐官
00:00 / 03: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