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雪儿^_^3月前
赵露思公开控诉经纪公司引热议 艺人权益保护再成焦点 8 月 2 日晚,演员赵露思在微博发布千字长文,矛头直指经纪公司银河酷娱。这场持续八个月的纠纷因一纸重度焦虑抑郁测评报告被推向公众视野,文中 "205 万强制划款"" 工作室运营权争夺 ""封杀威胁" 等关键词迅速引爆热搜。 根据赵露思的自述,公司在未协商情况下从其工作室账户划走 205 万元,用以支付因健康问题取消代言的违约金。更令外界震惊的是,其晒出的心理测评报告显示存在重度焦虑抑郁倾向,将艺人心理健康保护议题再次置于聚光灯下。资料显示,银河酷娱官方微博自 7 月 21 日便停止更新,置顶内容仍停留在赵露思的杂志拍摄宣传。 这场风波并非毫无预兆。早在今年 3 月,赵露思突然清空多平台关注列表引发猜测,7 月初其社交账号撤下银河酷娱认证后,工作人员曾否认解约传闻。但此次公开撕破脸皮,暴露出双方矛盾已难调和。值得注意的是,赵露思在文中特别呼吁粉丝 "遇见危急情况立即报警",暗示可能存在更深层的法律纠纷。 艺人经纪纠纷中的权力不对等现象始终是行业顽疾。从赵露思自述的 "八年等待处理结果" 到 "被迫续签四年经纪约",折射出青年演员在职业上升期面对强势资本的无奈。去年成都访谈时她坦言 "大事退一步" 的性格特质,与如今决绝的 "我不干了" 形成强烈反差,恰是长期积压的必然爆发。 截至发稿,银河酷娱及赵露思团队均未作出回应。这场公开博弈将走向何方尚未可知,但无疑为行业敲响警钟 —— 当流量与资本狂欢落幕,如何建立规范的艺人权益保障机制,或许才是这场风波留给行业最现实的课题。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11
张起淮3月前
赵露思超长合约下的艺人困境与法律破局 赵露思与银河酷娱的合约纠纷事件始于2023年前后,当时赵露思团队对公司“过度消耗”艺人表达不满,但未引发公开冲突。2024年12月,赵露思因抑郁发作暂停工作,公司被指擅自从其工作室账户划扣205万元赔偿金、强行收回工作室运营权,并单方面解散正在拍摄的剧组《恋人》,引发合作方与粉丝不满。2025年8月,赵露思通过直播、社交媒体频繁发声,提及“被公司逼到绝境”等争议言论,但同期被拍到“住别墅、吃美食、与朋友聚会”,被质疑“卖惨博同情”引发舆论两极分化。 抛开舆论喧嚣,回归法律事实。这一事件折射出流量时代“个体对抗霸王合约”的困境:既要呼吁行业尊重艺人权益、强化法律保障,也要警惕“情绪换流量”式维权的反噬风险。 从行业惯例与法律规定看,赵露思与银河酷娱的纠纷本质是“强势资方与弱势艺人”的权利博弈,其冲突点均指向经纪合约中的典型不公平条款: 1. 资金管理权的单方控制:公司擅自划扣工作室账户资金205万元,涉嫌违反《民法典》第577条,即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应承担违约责任。工作室作为艺人商业收益的载体,资金动用需双方协商,单方划扣属于“未履行诚信义务”。 2. 管理义务的缺失与反噬:公司被指未履行健康管理责任,赵露思抑郁期间未合理调整工作强度,反而强行解散剧组,既影响艺人职业发展,也损害合作方信任。根据《民法典》第563条,若公司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赵露思有权主张解除合约。 3. 超长合约的绑定风险:14年合约远超行业常见年限,且可能包含“高额解约金”“优先续约权”等条款,限制艺人自主选择权。此类条款若被认定为“显失公平”,法院可根据《民法典》第6条“公平原则”调整责任分配。 建议 对赵露思:回归法律,暂停情绪化发声,聚焦证据收集,通过协商或诉讼争取权益。 对行业:推动合约标准化,明确核心条款,建立第三方调解机制,打破资方垄断。 对公众:理性看待明星维权,关注行业规则漏洞,推动艺人-资方关系健康发展。#赵露思#赵露思解约#抖来普法2025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