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59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86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2
原来,给孩子提供情绪价值如此简单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孩子放学回家,闷闷不乐地关上房门;你问他“怎么了”,他只回一句“没事”;你想靠近,他却像只小刺猬,竖起全身的防备。那一刻,你是不是也觉得无力、挫败,甚至有点委屈?大家好,我是阿琴,欢迎来到妈妈成长塾。 很多家长总以为,要给孩子好的情绪价值,需要学很多心理学知识、懂很多沟通技巧、甚至要有无限的耐心。但真相是:情绪价值的给予,往往不在你说了什么,而在你“在”的状态。 首先,你不需要完美,只需要真实。我们常常陷入一个误区:想做“完美父母”,不生气、不焦虑、永远温柔。结果呢?越压抑,越崩溃;越假装,越失真。孩子其实并不需要一个永远情绪稳定的“神”,而是一个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人”。你不用永远正确,但你可以诚恳;你不用永远坚强,但你可以脆弱。孩子从你身上学到的,不是“怎样永远不生气”,而是“生气之后怎样回归”。 其次,先接住情绪,再处理事情。很多亲子冲突的起点,是我们太急着“解决问题”,却忽略了“情绪正在发生”。孩子摔倒了,你说“不疼不疼,快起来”;孩子被批评了,你说“下次努力就行”;孩子和朋友吵架,你说“别理他就好了”。我们总在无意中,把孩子情绪的通道一一堵上。心理学有个词叫“情绪确认”(emotional validation),意思是:当一个人的情绪被看见、被接纳,他才能从情绪中走出来。你不需要做得多复杂。有时候只是一句:“你现在是不是很难过?”有时候只是一个拥抱,陪他静坐五分钟。有时候只是说:“我懂,我小时候也这样。”情绪就像河流,宜疏不宜堵。你先接住它,它才会流走。 再次,少说“你应该”,多说“我陪你”。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给孩子的建议,往往是他最不想听的;我们为他铺的路,往往是他最想绕开的。为什么?因为人在情绪中,需要的不是指挥,而是陪伴。不是“你该怎么做”,而是“我陪你一起”。真正的情绪价值,不是拔苗助长,而是陪他生长。 最后,把自己活成“情绪安全基地”。心理学家约翰·鲍比提出“安全基地”理论:孩子如果能将父母视为安全基地,就更愿意探索世界,哪怕受伤也知道有地方可回。而这个“安全基地”,首先是一个情绪上的安全港。什么意思?就是让孩子知道:“我可以在你面前哭,而不被说软弱;我可以在你面前失败,而不被指责没用;我可以在你面前表达不满,而不被威胁抛弃。”#亲子教育 #情绪价值 #教育 #干货分享
00:00 / 04: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2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64
00:00 / 04: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8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27
00:00 / 08: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