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3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54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7
00:00 / 03: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88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 。  以下是详细介绍: 基本概况 雁门关历称勾注塞、西关、西陉关,以关山雄固、北塞门户著名,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景区,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历史沿革 其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赵肃侯沿勾注一线筑长城,赵武灵王在此设置雁门郡。秦汉时期,雁门关成为抵御匈奴的重要防线,蒙恬、卫青等名将都曾在此征战。唐初因突厥内犯,在铁裹门设关城,始称雁门关。宋辽时期,这里是宋辽对峙的前沿,杨业等将领在此多次抗辽。明洪武七年在旧址上复建东陉关关城,历经多次修缮,形成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军事地位 雁门关北通大同,南达太原,是雁北入晋、进一步入关洛的咽喉要道,进可攻辽阔草原,退可守千里关中,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历史上,这里发生的战事达140多起,是战争最为频繁的古关隘之一。 文化内涵 雁门关是民族融合文化、家国文化、边塞文化、关隘文化、商贸文化的典型代表。昭君出塞、蔡文姬归汉等历史事件都与雁门关有关,晋商也从这里走向世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故事。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8
00:00 / 03: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七律 万里长城(三韵皆通) 巴山松 长城万里舞苍茫, 汉垒秦碉岁月藏。 虎踞龙盘安社稷, 金戈铁马固边疆。 始皇伟业谁堪比, 孟妇哭墙泄愤殇。 一统江山国运盛, 千秋华夏著宏章。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依据长城形成了长城文化。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共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北省境内长度2498.54千米137,陕西省境内长度1838千米。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现存长城文物本体包括长城墙体、壕堑、界壕、单体建筑、关堡、相关设施等各类遗存,总计4.3万余处(座/段)。1987年12月,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7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
航拍牛心山洪江寺 #航拍 #旅行足迹 #旅游 #历史 #古代建筑 牛心山位于河南省偃师市代口镇南部,又叫文印山,当地俗称南台山,海拔791米。在偃师西南25公里处,距洛阳市区约40公里。明弘治《偃师县志》载有其名字由来,称“牛心山因形色俱似牛心而得名”。牛心山原叫牛背山,它和西边的牛嘴山(海拔631.1米)绵延相连,远远望去,像一头雄壮的大青牛,扬头隆背,十分雄伟。《偃师县志》上说:“牛心山,其山岿然,高插云霄,盘乎平塘之中,出乎众山之表。”山顶有庙。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曾于乾隆五年重修。庙门自古大多朝南,牛心山之庙却是个例外,庙门朝北。沿陡峭石梯拾级而上,可见第一道山门有横石匾,大书:头天门。第一道穿廊内供奉着四大金刚。一个个面目狰狞。再沿石级而上,可达第二道穿廊,内供奉四大天王,一个个脚踏小鬼、形象威严。牛心山上,保留着一座建于清乾隆年间的石牌坊,是十分珍贵的文物:雕刻精美,古色古香。它为三间四柱五楼华表式造型,全以青石镌刻扣合而成,上面所饰的吻兽石狮、梅鹿献艺、卧牛待耕、龙凤呈祥等图案,无不巧夺天工,堪称清代石刻艺术中的佳作。除了装饰图案,石牌坊正面还有坊额“广济无疆”,侧联“竹径幽深慧日照三千世界,莲台清净祥云履四大部州”;背面有坊额“南海慈航”,侧联“莲台座上龙玑舞,宝剑池栏海渡音”。这座寺庙名曰“洪江寺”,原有天门、钟鼓梯、观音殿等建筑,可惜多已塌毁,后又重建。穿廊而过上三级陡梯,至山最高处,观音大殿就位于此。内供奉有坐莲台之观音菩萨,足有五米多高,神态安详,和蔼可亲。居中之观音菩萨比两侧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略高半头。相传能祛百病健心智助财运的牛心就位于菩萨座前的香炉之下。因为摸的人太多,早已滑不溜手。殿左侧为财神殿,内供奉着武财神关公。右侧为六祖殿,内供奉禅宗六祖。观音大殿后为变化阁内供奉着掌天地生灵之变化的变化老母。变化阁后为安阳宫供奉无生老母。左手一小偏殿为供奉白衣老母的白衣殿。殿侧有一池无名。然池水终年不冻,且冬暖如泉夏凉彻骨。在牛心山下东北2公里处,就有一个宋代的重要采石场,这里的青色大理石纹理清晰,质地精美,久负盛名。洛阳市著名学者徐金星先生说,在宋代,朝廷曾大规模派人到牛心山附近采石,最多时候有数万人。巩义宋陵很多的石人、石兽、石柱、石碑等,所用石料均取自这里。山后有一小径通三百米外的观景亭。立观景亭上可尽览群山之绵延,亦可回望牛心之威严。
00:00 / 03: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