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3
00:00 / 3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5
江西省婺源考水太子墓 江西婺源考水 太子墓中安葬的主人名叫胡昌翼。胡昌翼本姓李,是唐末昭宗皇帝李晔之子。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正月,叛将朱温(五代后梁王朝的建立者)图谋篡位,胁迫已被他们控制的唐昭宗李晔,由长安迁都洛阳。二月,昭宗一行到达陕州(今河南陕县),因洛阳的宫殿没有造好而停留了下来。三月初一,皇后何氏产下皇子。四月,朱温告称洛阳皇宫已经建成,催促昭宗赶紧东行。昭宗以“皇后新产,不宜上路”为由,要求等到十月再走。朱温疑昭宗“徘徊俟变”,特派牙将冠彥卿至陕州督驾,其篡权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为使李唐皇室血脉留存,李晔决定将新产“效袴中儿,护以御衣,侑以宝玩,匿讳民间”。当时,婺源人胡清与金吾上将军孙德昭密谋,冒险将皇子“庇匿以归”,辗转回到家乡婺源胡村(今考水)家中,义养为子。不久,传来昭宗李晔、子李裕等九人均被朱温所弑,投尸九曲池中。为防新产的皇子被朱温所杀,胡清只得选择“君随臣姓”的办法,将皇子李姓改为胡姓,并以“大德覆翼”之意,取名昌翼。   胡昌翼自幼聪慧好学,22岁以《易》中明经科进士。直到此时,胡清才向昌翼坦言相告了他的身世,并把当年从宫中带出的御衣、宝玩拿给他看。胡昌翼听罢,悲愤交加,宫庭残酷的权力爭斗使他不寒而栗,为此,拒不出仕为官,隐居考水读书授业,并以《诗.卫风》中“考槃在涧”之意,将村名改考川,俗称考水。胡昌翼生平“倡明经学,为世儒宗,尤邃于《易》”,著有《周易传注》三卷、《周易解微》三卷、《周易摘疑》一卷,故人号“明经翁”,享年九十有六,于宋咸平已亥(公元999年)十月三日卒,葬于考水村北侧群山环抱的黄杜坞,这就是当地人称道的太子墓。   太子墓至今保存完好,原因之一是墓地长期被山土掩埋,后人虽然知道墓地的位置,但并未发现墓葬的原貌,加之徽州人历来对祖先的墓地十分敬重,不许轻易翻动。直到1996年,经当地民众重新发掘修葺,才重见天日。#古墓 #考古 #太子墓 #原创视频 #历史古迹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