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4: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5: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45
00:00 / 02: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21
00:00 / 07: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梼杌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奇异生物,也是《山海经》中的经典异兽之一。  以下是关于它的介绍: - 名称与起源:梼杌读音为“táo wù”,最早出自《左传》,被形容为暴戾不仁、难以驯服的凶兽。它与穷奇、饕餮、混沌并称为“远古四凶”。 - 外貌特征:《山海经》记载其“似虎而人面,有长尾,尾似锯齿”。《神异经》中则描述为“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即像老虎,身上长着粗硬的狗毛,有人的面孔、虎的爪子、野猪的獠牙,还有一条长达一丈八尺的尾巴。 - 性格与行为:梼杌性情暴躁,凶悍难驯,敌视一切,见到生灵便攻击吞噬。它还具有顽固不化、桀骜不驯的特点,“遇善则恶,遇恶则善”,专门和常理对着来,喜欢戏耍人类并引导他们做恶事。 - 寓意与象征:梼杌被视为破坏秩序、混乱与邪恶的象征,同时也代表着懒惰与愚昧。在传统文化中,它常被用作反面教材,提醒世人远离邪恶,追求正义,也象征着人性中负面情绪的具象化。 - 后世文化影响:在文学作品中,如《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梼杌被舜帝流放,《水浒传》将“梼杌”用作编年体小说的名称。在现代幻想类文学和影视作品中,梼杌被赋予了更多复杂的性格,如力量与孤独的象征,甚至被塑造为具有悲剧色彩的角色。 #山海经 #山海经异兽录 #视觉震撼 #抖音推广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