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27
心理OKR6月前
孩子分离焦虑大哭?这样做比“偷偷溜走”更有效! 各位家长,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送孩子上幼儿园时,他抱着你的腿撕心裂肺地哭喊:“妈妈不要走!”你只能狠心掰开他的小手转身离开;出差前想偷偷溜走,孩子却像雷达一样黏着你,发现你消失后哭到呕吐……这些分离焦虑的瞬间,是不是让你既心疼又无助? 今天,我结合情绪管理训练创始人约翰·戈特曼博士的经典著作《孩子,你的情绪我在乎》,教你用科学方法化解分离焦虑!记住:偷偷溜走是最糟糕的选择!这只会让孩子陷入“被抛弃”的恐慌,破坏安全感。 第一步:共情先行,给情绪命名 当孩子哭闹时,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很害怕分开,就像小熊找不到妈妈一样对吗?”戈特曼博士强调,情绪没有对错,所有感受都值得被接纳。通过命名情绪,孩子会感到被理解,这是建立信任的关键。 第二步:建立“分离仪式”,用承诺代替欺骗 提前10分钟和孩子设计专属告别动作,比如击掌三次、贴贴额头,并明确告知:“午睡吃完水果后,妈妈就来接你!”书中指出,具体化的承诺比模糊的“很快回来”更让孩子安心。仪式感能帮孩子将分离转化为可预见的期待。 第三步:游戏化训练,让分离成为习惯 躲猫猫升级版:从“用毛巾盖脸3秒”逐渐延长到“妈妈去隔壁房间10秒”,让孩子体验“消失后会重现”的客体永存概念。 角色扮演游戏:用玩偶模拟上学场景,让孩子当“老师”安慰哭泣的“小兔”,反向培养掌控感。 第四步:划定行为界限,温柔而坚定 戈特曼博士提醒:包容情绪≠纵容行为。如果孩子踢打哭闹,可以抱紧他说:“妈妈知道你很伤心,但打人会疼,我们可以跺脚或捏枕头。”同时坚持离开的动作,让孩子明白情绪可以宣泄,但分离是必然的。 第五步:家长做好情绪教练 分离时你的表情是孩子的情绪镜子!即使内心不舍,也要微笑挥手告别。书中提到,“30秒深呼吸法”能快速平复家长焦虑:右手放在胸口,缓慢吸气5秒、呼气5秒,默念“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记住,分离焦虑不是孩子的弱点,而是建立安全依恋的黄金期!用戈特曼博士的情绪训练法,把每一次分离变成孩子心理韧性的成长课。点击收藏,下次分离时,你会感谢今天学习的自己!#亲子教育 #心理学效应 #教育方法 #每天学习一点点 #儿童心理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4: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0
2025年11月3日, 晴 宝宝上幼儿园系列——升国旗 今天,妈妈送宝宝去幼儿园,妈妈刚走宝宝就哭了,说想妈妈。老师说下午妈妈就来接了。宝宝说今天下午是奶奶接,然后宝宝就不哭了,开始看书,看的是《昆虫世界》,宝宝很喜欢看。看着看着老师说收玩具,升国旗了。宝宝也就收玩具,升国旗去了。老师说要排队走哦! 老师说把水杯放在东大行,然后去大操场升国旗。升国旗的时候,宝宝就蹲着,老师叫宝宝站起来,宝宝说不站起来,老师说升国旗必须每一个人都要站起来哦。宝宝才站起来。但是宝宝担心宝宝的水杯,会不会被人拿走呀。宝宝就一直想一直想。升完国旗后,宝宝就赶紧跑过去拿水杯,然后跟着老师去做早操了。宝宝问去哪儿?老师说做早操呀!宝宝说好的。做好操后,宝宝跟着老师回教室了。 到了教室,老师说喝水,解小便,去午睡室上课啦。上课的时候老师讲了“垃圾去哪里”。宝宝回答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过期药是什么垃圾呀?宝宝说有害垃圾。老师说掌声响起......第二个问题是瓜果皮是什么垃圾呀?宝宝说易腐垃圾。老师说掌声响起......上着上着,午饭来了。老师就叫小朋友们去吃午饭,宝宝第一个吃好。宝宝就第一个拿玩具玩,玩着玩着,老师说收玩具,解小便,睡觉了。 睡好觉后,老师说小朋友们快起床,宝宝最后一个好,老师说JD呀,你怎么这么慢呢。宝宝说,我不知道。宝宝和XX很笨,老师提醒了才去拿香干和梨子。吃好点心后,老师说上课啦,上课啦!小朋友们就开始上课了。上着上着LL吐了。老师说赶快到吃点心桌去,老师消毒。然后,宝宝凳子还没来得及放好,奶奶就来接了。老师说赶快把凳子放好就走吧。宝宝说好的。奶奶带宝宝在平台上滑了两圈就回家了,看见了3辆1308M。到家后,爸爸在家了,宝宝还没来得及按门铃,爸爸已经给宝宝开门了。奶奶给宝宝带了花生米,核桃,蚕豆,蛋饼,煎包,茶叶蛋。宝宝可喜欢吃了。宝宝就玩遥控挖掘机,一会儿开到厨房,一会儿开到爸爸那边。宝宝看爸爸在装玩具枪了,就赶快跑过去,爸爸就和宝宝一起玩枪了。#好好吃饭大赛 #创作者中心 #创作灵感 #校园 #幼儿园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