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63
杨付民3月前
感谢伏击地球的木星狙击手曾经有人估计过,地球历史上平均每过1亿年就要发生一次足以引发生物大灭绝的小行星撞击事件。这其中最惊心动魄的当属6500万年前那次撞击了。该次撞击导致地球生物圈包括恐龙在内75%的生物灭绝。也正是该次撞击导致的生物大灭绝才给瑟瑟发抖的哺乳动物们腾出了生态位置。此后哺乳动物家族才繁荣昌盛一直到如今。天体撞击地球不仅引发生物大灭绝,促进生物界的新旧交替,更重要的是带过来地球原本很缺乏的众多生命必需元素。例如地壳磷元素沉积矿集中分布于震旦纪早期和寒武纪早期地层,唯一的解释是这两个地质时期都曾经发生过富含磷元素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件,小行星随即撞成碎片后沿大气平流层扩散到全球,然后再缓慢沉积到地层之中。也正是小行星带来的生命必需的丰富磷元素之“米”,方才引来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巧妇之炊。有人要问:小行星原本不是生活在木星火星之间的小行星带里吗?为什么非要那么淘气跑地球这里找死呢?这就要说到木星的引力聚焦效应了。所谓木星的引力聚焦效应,类似于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光线经过大质量恒星附近时将发生的引力弯曲效应。当然光线经过木星附近不会弯曲,但比光速小太多的小行星速度就不一样了,假想我们站在天王星上,假想遥远的木星背后一群小行星受到木星的吸引飞奔而来,一部分直接闯进木星大气层,变成了木星的美团快餐,另外一部分仅仅只是掠过木星大气层最外缘,拐弯后继续向我们而来,又会发生什么呢?答案揭晓,我们会没事的,因为小行星的动能远不足以冲到我们这里。(站在天王星上的我们)这群小行星离太阳愈远速度愈慢,直到三而竭之际掉头前往日水金地火星而去。也就是说,木星作为躲在太阳系角落里的狙击手,一次次伤害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我们反而还得要感谢它,给它发个大大的红包。
00:00 / 02: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致敬每一位存在过的生命,今天你我的生活已是宇宙奇迹中的奇迹: 为什么想要找到外星生命容易,但是,想要找到外星文明很难。答案是:时间。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地球上的最早的生命,出现于40亿年前。 而我们的地球,诞生于45亿年前。也就是说,地球形成之后没多久,就出很快现了生命,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宇宙中合适的环境里,孕育出简单生命并不是一件难事。 而宇宙中和地球条件相似的行星数不胜数。所以说,人类在未来找到外星生命不难。 但是,找到简单生命是一回事,而想要找到智慧文明,却是一件概率要低的多的多的事儿。原因,也是时间。还拿地球举例,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现于40亿年前, 但全是简单的单细胞生命。而最早的多细胞生命,出现与6亿年前。这中间间隔了34亿年, 要知道,我们宇宙今天的年龄,也才138亿年。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祖先,单是想明白如何把自己从一个细胞进化成一坨细胞这件事儿,就用掉了宇宙1/4的时间。而在无情的,残酷的,荒芜的宇宙里,期待人类在有生之年,有限探索能力范围之内, 还能找到另一颗同样温柔,湿润的星球。可以有耐心用超过宇宙1/4总时间时间, 来呵护一条脆弱的生命链条不断进化。躲过一次又一次的灭绝灾难。还能幸运地诞生出智慧物种,并塑造出文明。的概率,可能真的不高。 #萌娃 #双胞胎 #宝爸带娃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1
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59: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