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56: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27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作家陈新:刀郎《鸿雁于飞》,从《诗经》里飘出的灵魂天籁 从《诗经》里飘出的灵魂天籁 ——刀郎歌曲《鸿雁于飞》品赏 陈新 说真的,虽是第一次听,但我还是听着听着就哭了,纸巾湿了一张又一张…… 素手抚瑶轸,雅韵绕梁间。丝管初调,弦音乍起,初如鸿雁翱翔,幽涧鸣玉,清响落寒潭。渐起松涛奔涌,恰似惊鸿穿雾,澎湃动心弦。 听完之后,余音绕梁,久久难以释怀,竟不知肉味,竟循环播放,直到凌晨三四点钟都仍在继续,仍在潸然。 听此歌之初,一瞬间头皮发麻,继而木然,惊喜,惊讶,叹服……听钧天广乐,汗漫神游,胜食膏腴! 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好听,这么打动灵魂,而且还这么有深度,有广度,在厚度,有悲怜情怀,并直击灵魂的歌曲。 我说的是刀郎新歌《鸿雁于飞》。 在刀郎2025年上海演唱会的舞台上,一首《鸿雁于飞》如惊鸿掠影,瞬间击穿了听众的情感防线。这首专为上海站创作的新歌,不仅是音乐形式的跨界实验,更是一部承载千年文化基因、交织人性悲悯的作品。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之门,也如一面镜子,更进一步地映照出刀郎从“西域情歌王子”到“山歌诗人”的艺术蝶变。 因为,《鸿雁于飞》,如仙籁从《诗经》飘出,在灵魂中缭绕:那从历史长河中起飞翩翩而来的爱情的、友情的、家国的,无所寄寓的鸿雁,衔着江南的烟雨与三千年的孤独,落在上海滩的霓虹里,落在我们的面前,哀鸣嗷嗷。猝然之间,会感慨,原来文化的根从未断过,只是换了种方式生长。刀郎用一首歌,让历史与现代相拥,让漂泊的心找到了归途,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刀郎《鸿雁于飞》的创作根植于《诗经·小雅·鸿雁》,以“鸿雁于飞,肃肃其羽”的苍茫意象为引,将古典文学的厚重感与当代音乐的叙事性完美融合,将听众的思绪牵向历史的深处。 刀郎的音乐创作向来以“混血”风格著称,歌词创作向来以文学性见长,《鸿雁于飞》不仅延续了这一特质,更堪称其集大成之作。其高妙在于在歌曲中嵌入多重文化符号:苏州话的念白说唱、上海奉贤民歌《春调》、昆曲唱段的婉转吟诵。 歌曲通过三个女性视角——孟姜女的哀恸、苏州女子的守望、《诗经》中鸿雁的漂泊——编织出一幅跨越千年的命运图景,歌曲结构宛如一部微型音乐剧。 歌曲一开始,以奉贤民歌为基底……
00:00 / 05: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