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
为什么你的孩子越来越难管,越来越叛逆? 可能你家里有这种“甩锅式”的家长 作为幼师,我太清楚家庭沟通、教育方法对娃的影响有多了。 一、这些“甩锅”场景,你家是不是也有? ❌爷爷奶奶想拦着孩子少玩手机,不说自己担心伤眼睛,反而说“你妈不让玩,我也没办法”; 想让孩子按时睡觉,不解释熬夜影响长身体,只讲“你妈要骂了,快躺下”。 ❌妈妈不让买零食,爸爸说爸爸带你去买,或者“爷爷给你买”“奶奶带你去”,把自己放在“好人”位置; 一旦要约束行为,就把责任推给妈妈:“不是我不让,是你妈不同意”。 ❌等妈妈严肃管教孩子,孩子哭了又出来当“和事佬”:“别吓着孩子,至于吗?”转头还怪妈妈上纲上线,却不提自己从没帮孩子理解规则背后的原因。 二、“甩锅式育儿”的坑,比你想的还大 从幼儿发展规律来说,3-6岁的孩子正处于规则意识建立期,也开始懂得分辨“谁对我好”,孩子只会觉得那个顺着我的让我开心的就是对我好的。 这种甩锅行为看似能暂时“省事”,实则有两大危害: ❌让妈妈变成“坏角色”:长期把约束的责任全推给妈妈,孩子会觉得“妈妈总是不让我开心”,慢慢疏远妈妈,甚至产生抵触心理,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 ❌孩子规则感混乱又娇纵:只知道“妈妈不让做”,却不懂“为什么不能做”,规则对他们来说就成了“妈妈的刁难”,自然不会真心遵守;同时被长辈过度纵容,容易养成“想要就必须得到”的坏习惯,到了幼儿园也很难适应集体规则。 三、3招避开“甩锅”,全家育儿更合拍 ✔️统一战线,不搞“好人坏人”对立,不管是爸爸、爷爷奶奶还是妈妈,在规则上要保持一致。 比如不让长时间看电视,所有人都要明确态度,并且告诉孩子:“不是妈妈不让,是看电视太久眼睛会累,我们先玩会玩具,半小时后再看好不好?”把“禁止”和“关心”一起说清楚。 ✔️自己想约束孩子时,就亲自说明原因,别拿家人当“挡箭牌”。 比如爷爷想拦着孩子吃太多糖,可以说“糖吃多了牙齿会疼,爷爷带你去买水果吃,比糖更甜哦”,而不是“你妈不让你吃,别怪我”。  ✔️长辈在传达妈妈的要求时,记得补上“妈妈的爱”。 比如孩子要玩手机被拒,别说“你妈不让玩”,可以说“妈妈不让你玩太久,是怕你眼睛不舒服,等妈妈有空了,陪你一起玩十分钟好不好?”让孩子知道,约束背后是关心,不是针对。 #育儿知识分享 #育儿知识分享 #家庭教育 #甩锅式教育 #灵感来自生活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第37集 孩子钻空子、老人护短,隔代教育太头疼?3 代人高效共育,《捕捉儿童敏感期》给你答案,2分钟学实操技巧! #隔代教育破解#育儿干货#家庭和谐#科学带娃#亲子共育 视频简介: 你是不是深陷隔代教育的两难?想让孩子自己动手,祖辈偏要代劳;想严格立规则,祖辈总说 “孩子还小”;想沟通却怕伤和气,最后只能自己焦虑?这不是你 “不懂孝顺”,而是没找对代际共育的底层逻辑。今天带大家解读孙瑞雪的《捕捉儿童敏感期》,拆解隔代矛盾背后的心理诉求,给出 “科学案例说服”“肯定付出促配合” 等实操方法。无论你是需要祖辈协助带娃的父母,还是想跟上现代育儿节奏的祖辈,这份内容都能帮你打通沟通壁垒、统一教育方向,让 3 代人共育不内耗。 【本期看点】 ・悖论真相:隔代教育的难题,真的是 “老经验” 过时了吗? ・影响揭秘:祖辈过度保护,会给孩子的独立能力埋下哪些隐患? ・沟通智慧:如何说,祖辈才愿意听并配合你的育儿规则? ・规则统一:家庭会议之外,还有哪些定底线的简单方法? ・隐藏优势:祖辈的 “耐心陪伴”,如何滋养孩子的安全感? ・配合密码:父母怎样肯定祖辈付出,让共育更顺畅? ・科学依据:用权威科普说服祖辈,比直接反驳有效多少? ・终极洞察:隔代教育能长期良性运转,关键是 “目标一致 + 分工明确”? 【互动时间】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1. 你曾因哪种育儿观念和祖辈产生分歧?2. 你觉得和祖辈沟通最大的难点是什么?3. 你发现祖辈带娃有哪些意想不到的优势? 隔代教育不是负担,而是多一份爱的支撑,找对沟通与协作的方法,就能让共育成为孩子成长的助力。 如果觉得内容实用,记得一键三连关注,每天与书籍对话。 本期书籍:《隔代教育》 作者:孙瑞雪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