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8
在大秦岭行走 为洛南美停留 “陕西东南门户”洛南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位于秦岭东段南麓,地处“河洛文化”交融地带,是中国汉字故里,也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拥有“四源”:人类之源、文化之源、汉字之源、音乐之源。距今70万年的“花石浪猿人遗址”证实,洛南猿人与蓝田猿人同宗同源,是人类最早的起源之一;洛南是“河图洛书源、灵龟负书地”,发端于洛河流域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被授予中华“散曲之乡”、陕西“诗词之乡”;黄帝史官仓颉5000多年前在洛南指掌而创28字,结束了人类结绳记事的历史,成为中华汉字的起源。 洛南境内山清水秀,空气质量为国家一级标准,森林覆盖率68.9%,有“天然氧吧”之称。道教圣地老君山、秦岭原乡禹平川、洛河源头草链岭等景区分布境内。是秦岭康养休闲、避暑避霾的度假胜地。全县物产丰饶,有“陕西小关中”之称,矿产资源富集,是秦岭腹地“天然药库”核桃年产量曾位居全国第一,是古树“中国核桃王”之家、“中国核桃之乡”。洛南是人类之源、文化之源、汉字之源和音乐之源,核桃、豆腐、页山古柏、大鲵、苍鹭是“洛南五宝”,“四源五宝”使洛南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大好河山风景如画 #登高望远放飞心情 #仓颉小镇 #洛南 #美丽中国之旅
00:00 / 08: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秦岭七十二峪之沣峪 沣峪,位于西安市长安区西南部,距西安市区35公里,发源于秦岭终南山主脊,峪口以上流域面积169平方公里,河流长度30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7300万立方米,“西安八水之一”的沣河发源于此。峪内有沣德寺、净业寺、观音山、九鼎万花山、九龙潭、石羊关、分水岭等自然和人文景点。 净业寺,位于沣峪口内约2公里处的凤凰山山腰,是佛教律宗祖庭之一。寺院始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唐初成为高僧道宣的弘法道场。相传,道宣在此修习定慧时,因挖地得泉,故初名“白泉寺”,后更名为净业寺。净业寺历经多次兴废,1976年后逐渐得到修复。 寺院的山门由著名建筑大师张锦秋设计,典雅庄重。寺内主要建筑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等,院东为斋堂,院西原有禅堂。寺前有一株千年古槐树,因起死回生被命名为“苏醒槐”;院内猫咪成群,享受被撸。 从山门开始登山,沿石阶而上,需约1小时才能到达寺内。 九鼎万花山,位于沣峪内的黑沟、北石槽沟,海拔2000米,距离峪口约19公里。相传明朝万历皇帝(即明神宗朱翊钧)的生母李娘娘曾在此山修行得道成仙,万历皇帝为纪念母亲,在山上修建了王母宫(黑沟内)和圣母殿(山顶),并赐山名为万花山。因山上有九个形态各异的险峰,又被称为九鼎万花山。 景区免费,里面森林繁茂,原始生态保护完好。群峰竟秀,层峦叠翠,奇松异石,天然巧成,故号称秦岭的“小黄山”。沿途佛教和道教庙宇林立。上山大约需要2.5~3小时,下山约1.5~2小时,往返路程大约9公里。 石羊关,距离沣峪口约21公里,因山顶有一块酷似山羊的巨石而得名,是子午古道的第一道关隘,关口处立有牌坊,上书“石羊关”三个大字。这里地理位置特殊,两座雄伟的山峰如同一扇石门,矗立在公路两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石羊关始建于西汉新莽政权时期,自古为汉唐子午驿城,宋、元、明、清历代常有官兵把守。 这里没有设停车位,只能开车游览或把车停到300米处的喂子坪,走路下来拍照打卡,公路无人行道,需注意安全。 分水岭,位于秦岭山脉的主脊部分,距离沣峪口约33公里,海拔2000米。 这里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分水岭以南的河流属于长江水系,如汉江、嘉陵江等;以北的河流则属于黄河流域,如渭河、洛河等。 分水岭是G210国道越过秦岭主山脊处的一个重要节点,这里地势高峻,气候多样,沿途风景美不胜收,植被富有层次感,垭口处时常有云海,被
00:00 / 04: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6: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秦岭七十二峪之太乙峪 太乙峪,位于西安市长安区中南部,距西安市区29公里,发源于秦岭主脊北侧,峪口以上流域面积34平方公里,河流长度11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836万立方米,出峪后流经长安区太乙宫街道办汇入小峪河。峪内有堰塞形成的翠华山水库,总库容168万立方米。峪内翠华山风景区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 翠华山,又名太一山、太乙山,这里的山崩遗迹规模是中国最大的、世界位居第三。这里是一个天然的地质博物馆,主要看点是崩塌石海、残峰断崖、堰塞湖等山崩地貌。这里曾是秦始皇狩猎休闲之地,汉武帝在此设立祭天道场,唐王李世民也曾在此避暑消夏。 天池,是翠华山的标志性景点。由于古代地震等地质作用,翠华山一带发生强烈山崩,大量的崩积物堆满山谷,堵塞了太乙河上游的山间流水,在坝后1公里处形成了堰塞湖。天池长约600米,宽90~300米,平均水深7米,最深处可达14米,湖水碧绿清澈,宛如翡翠,有 “秦岭明珠” 的美誉。 风洞和冰洞,是翠华山的特色景点。风洞,是由两块巨大砾石呈“人”字形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狭长缝隙,长30余米,宽1.5~2米,由于狭管效应,空气对流,凉风习习,夏日尤甚,今日室外30多度,洞口显示实时温度17度。冰洞,长100余米,由不规则石块相互支撑叠置而成,曲折迂回,洞内缺少与洞外进行冷暖空气交换的条件,导致洞内常有结冰,今日洞内显示实时温度为7度。 翠华峰,海拔1415米,是翠华山景区能到达的最高峰。在峰顶,往东可以俯瞰山崩全景图与天池风光,往南可以仰望终南之巅,往北可以俯瞰关中平原,往西则可以远眺海拔1700多米的南五台。在翠华峰附近,还有一处太乙真人的景观,它是由多个山崩后的残峰组成的,其中的一个小峰孤立于其他残峰之间,昂然矗立,看上去仿佛太乙真人在面对群山,十分神奇。 翠华山是收费景区,门票65元,停车费25元。建议办理陕西旅游年卡,每年6月到8月可免一次门票。私家车可以开到天池旁边的3号停车场,景区大门到天池有6公里远。有两条登山路线,路线一是景区大门-龙脊梁-翠华峰,路线长约2.5公里,有3333个台阶;路线二是天池-风冰洞-接圣台-翠华峰,有1088个台阶。如果休闲溜腿,建议走路线二且原路返回,上山1~1.5小时,下山约0.5小时。提醒,如果游客把车停在天池,最好是线路二原返。如果从线路二上山,再从线路一下山,就需要从景区门口再坐景区穿梭车返回天池开车。
00:00 / 03: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秦岭七十二峪之祥峪 祥峪,位于西安市长安区西南部,距西安市区35公里,发源于秦岭北麓观音山南梁,峪口以上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河流长度10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880万立方米,出峪后流经祥峪口村汇入高冠河。相传此地为观音道场,因常现瑞云而得名,峪口建有佛教圣地阿弥陀寺,峪内最著名的景点是祥峪森林公园。 祥峪森林公园,是秦岭北麓一处集原始生态、江南风韵与宗教文化于一体的3A级旅游景区,景区面积30多平方公里,海拔范围在700米至2000米之间。公园由祥峪村兴办,是陕西省唯一的民营森林公园。五千万年前的造山运动塑造了祥峪独特的峡谷地质地貌,形成了峰峦叠嶂、坡陡沟深的地形特征。 卧虎峰是公园内可到达的最高点,海拔1550米,只见一块巨石横卧于悬崖绝壁之上,惊险刺激。登上卧虎峰,可俯瞰云海、群山、奇峰、沃野和古城的壮丽景色,令人豁然开朗。 公园的最大特色是瀑布群。进入景区藏龙谷,祥峪河沿谷流淌,在断层上自然形成了瀑布、龙潭、溪流交织的景观。景区共有形态各异的瀑布9帘,恰似九龙盘绕山间,在秦岭北麓实属罕见,有"瀑布之川"的美誉。其中,龙峡瀑布高约50米,弯曲如龙;白龙飞瀑气势磅礴;垂天冰帘冬季结冰,形成壮观的冰瀑奇观。 公园内有丰富多样的花草树木,各种形态、各种颜色,你见过的和没见过的,应有尽有,大部分都叫不上名字,我们来一睹这个生物宝库的芳容。 公园配套基础设施良好,大部分路段均是台阶,陡峭之处均有护栏,沿途和山顶均设有小卖部。公园设置了一个环形线路,景区内有指示牌,左边上山,右边下山,全程约10公里,全程基本都在树荫下行走,无需担心防晒问题。从景区大门开车一直进入到最后的3号停车场,然后到达登山口,全程耗时约4.5~5.5小时,其中上山需3~3.5小时,下山需1.5~2小时。景区门票30元/人,停车费10元/车。 如果你想看瀑布,如果你想体验悬崖绝壁,这里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00:00 / 04: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秦岭七十二峪之辋峪 辋峪,古称“渥水”,又名“辋川”,位于西安市蓝田县中南部,距西安市区50公里,发源于秦岭北麓沙沟,峪口以上流域面积540平方公里,河流长度50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7亿立方米,出峪后流经辋川镇、蓝关镇,于蓝田县城西南汇入灞河,辋峪河是灞河的最大支流。辋川河上建有李家河水库,总库容5260万立方米,为西安市重要水源地之一。 辋峪相比秦岭其他峪,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可称“川”,“川”的意思是大片平地,深入峪内,可以见到辋峪河两岸很开阔,沿途分布着大量村落。 辋峪因唐代诗人王维而闻名于世。王维晚年曾隐居于此,并创作了《辋川集》和《辋川图》,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标。王维的“辋川别业”是其精心营造的园林,园内有“辋川二十景”,如今部分景点仍可寻迹。其中,王维手植的银杏树已有1200年历史,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这棵银杏树位于白家坪村的某保密单位院墙内,游客无法进入参观。 辋峪的溶洞景观也是一大特色。辋川溶洞景区位于辋川镇境内,包括凌云洞和锡水洞。凌云洞形成于9000万年前,洞内钟乳石笋千姿百态,在彩灯映照下宛如仙境。溶洞景区免费,周末和节假日人流较多,里面有大量的农家乐,基础设施和配套较好。 曾经有很多军工单位在辋川扎根,如今这些单位的工厂和宿舍楼均已废弃破败,墙上长满了爬山虎,屋顶甚至可见大树,瞬间带你穿越回到60~80年代,时间在这里仿佛凝固一般。 在这里,诗意与山水交融,历史与现代辉映,辋峪是西安周边不可多得的休闲旅游地。
00:00 / 03: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秦岭七十二峪之天子峪 天子峪,古名梗梓谷,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道办,东邻石砭峪,西接抱龙峪,距西安市区35公里,发源于秦岭北麓唐王寨北坡,峪口以上流域面积7.2平方公里,河流长度5.2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88万立方米,出峪后汇入滈河。清《长安县志》写成鞭梓谷,后谐音为天子峪;又相传唐朝有位太子出生于此,因而得名。 天子峪有两个有名的景点,一个是百塔寺,一个是至相寺。 百塔寺位于天子峪口,始建于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原名淳化寺。隋开皇十四年(594年)复建,称至相道场。唐大历六年(771年),淳化寺改名为百塔寺。寺院内最著名的景观是一棵千年银杏树,相传为隋代栽植,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树高30余米,树围18米,树冠面积100多平方米,每年秋季,树叶金黄,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至相寺位于天子峪内大约5公里的山脊之上,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初年(公元581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它是佛教华严宗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佛教八大祖庭之一。至相寺在隋唐时期极为兴盛,寺院规模达千余亩,气势恢宏。唐太宗李世民曾多次前往至相寺敬香祈福,当时许多高僧和社会名流死后都选择归葬于至相寺周围,视之为“终南福地”。至相寺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损毁与重建,直到近代,至相寺才逐渐得到修复,目前初具规模。寺内有一棵唐代僧人种植的国槐,距今已超过1500年。 天子峪的西边山脊上有一块巨大的平地,建有一个滑翔伞训练基地,天气好时刻看到多个滑翔伞在空中飘荡。 站在天子峪山脊上,春风拂面,俯瞰关中平原,麦田如地毯般错落有致地铺在大地上,蔚为壮观。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秦岭七十二峪之大小洋峪 大洋峪和小洋峪,是秦岭七十二峪中两条相邻的峪道,位于西安市蓝田县西南部的焦岱镇,距西安市区40公里,发源于秦岭北麓云台山,峪口以上流域面积约19平方公里,河流长度分别为13公里和11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约630万立方米,出峪后均汇入岱峪河 大洋峪和小洋峪仅相隔一山脊,都以优美的自然风光著称,峪口大片开阔平坦的地形,在秦岭众多峪口属实少见,农田、水塘、果园、森林和民居错落有致,航拍视角尤其壮观。 距离峪口不远处,有一个被誉为“关中普罗旺斯”的美丽村落——鲍旗寨。鲍旗寨因明朝初年朱元璋派兵在陕西屯田开垦而形成,因卫所旗牌官姓鲍而得名。这里三面环山,地势蜿蜒起伏,山雄水秀,川美岭阔,青砖黛瓦,仿佛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鲍旗寨不仅保留了古朴的乡村风貌,还成为了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地方,这里是西安美术学院、兰州美术学院、广东美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和文艺机构的写生基地和创作基地。村口竖立着众多高校和机构的挂牌,也被誉为“艺术家的灵感天堂”。 大洋峪内有云台山风景区,山林密布,野生动物丰富。小洋峪则四周群山环抱,植被茂盛,峪内溪流潺潺。两条峪道都适合徒步旅行和自然探索,且都可以通往云台山,登山爱好者可以选择从大洋峪或小洋峪上山。路线简单清晰,导航“大洋峪村”即可达到,路况极好,沿途风景也很养眼。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秦岭七十二峪之库峪 库峪,古名苦峪,位于西安市长安区东南部,距西安市区35公里,发源于秦岭捐天岭南侧。峪口以上流域面积106平方公里,河流长度22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5776万立方米,出峪后汇入浐河,为长安区与蓝田县的界河。库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据《魏书·地形志》记载,因当地大河水质苦涩,故称“苦谷”, 。隋唐时期,库峪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是关中通往安康的重要通道之一。唐王朝曾动员数万人修筑库谷道,使其成为秦岭南北六大通道中山路最平稳、路程最短的一条。库峪内山脉连绵,植被茂盛,泉水众多,水质甘甜。沿途地名丰富多样,如库峪口、五里庙、十里庙、花鼓石湾等。 库峪的最高峰是太兴山,海拔2340米,险峻之处堪比华山,被誉为“终南第一峰”。太兴山是道教名山,昔日常与武当山并称,峰顶太兴铁庙矗立近千年,有“铁顶武当”之称。由于海拔较高,山上的春天也来得相对迟缓一些,现在已是5月中旬,山下的槐花和白鹃梅早已凋谢,但山上依然春意盎然,槐花盛开、香气扑鼻,漫山遍野的白鹃梅在太阳的滋润下怒放。 太兴山是库峪内的道教圣地,自隋唐以来就以众多的道观和古迹闻名,登山途中道观林立,如南天门、观音老母殿、灵官殿、黑虎殿、雷神洞、药王洞、五龙宫、安养宫、太兴宫等,这些道观至今仍有道士住持,库峪的道观数量应该是秦岭诸峪中最多的。这些道观的建筑墙体看着都是就地取材,使用了大量的石头石板堆砌而成,很规整很扎实,有的石头目测得有数百公斤,很难想象当时的人们是如何通过人力完成这些工程的。 驾车进入库峪,一定要在“钟南库峪”微信公众号上提前预约(每天限200辆车),否则车辆无法登山口,如果把车停在峪口停车长,再步行到登山口,大约有9公里。 导航到“十里庙村”,右手边看到“太兴山前门站”的蓝色指示牌以后,右转过桥后继续开大约15分钟直到水泥马路的尽头,有个小型停车场,这里就是登山口。 登山路况很好,基本都是石阶路,全程陡峭拔高,强度较高,往返一次大概需要5~6小时(上山需要3~4小时,下山约2小时),步数大概2万步(折合约13公里)。 山上有多处道观所在地可以扫码自助购买矿泉水、可乐、方便面等饮料和食品。 山顶的风景跟白道峪的嘉午台可媲美,登山途中也是美不胜收,非常值得来感受一回。
00:00 / 04: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浐河的源头在哪里? 浐河,是西安市城东的一条著名河流。浐河与灞河、泾河、渭河、潏河、滈河、沣河、涝河共同组成“长安八水”。本视频结合相关文献和UP现场实地拍摄资料,系统、详细地介绍浐河及其支流的概况,并揭秘浐河源头的准确位置和风光样貌。 浐河,属黄河流域,渭河——灞河水系,发源于蓝田县汤峪镇月亮石南的秦岭主脊北坡,全长66.4千米,流域面积约760平方千米。主要源流有汤峪河、岱峪河和库峪河,其中汤峪河为正源。此外,还有荆峪沟(鲸鱼沟)、沐浴沟(母鱼沟)等支流。汤峪河流出峪口后向北流至长安区白庙村与岱峪河汇合后始称浐河,然后沿白鹿塬西南坡自东南向西北流,至长安区侯一村西南长安浐河大桥下汇入发源自白鹿塬的沐浴沟水,再向西北流至鸣犊汇入库峪河,然后继续向北流至灞桥区高桥村西汇入荆峪沟。然后向北进入西安市区,至未央区谭家街道浐灞艾美酒店西侧汇入灞河。 浐河全河可以分为山区段(上游)、郊野段(中游)和市区段(下游)。汇入灞河河口至荆峪沟口为下游,主要从南向北经过西安市区东郊,河两岸为平原,河谷阶地不明显。荆峪沟口至汤峪口为中游,此段河谷两岸为黄土台塬,分布有农田村落。汤峪口至河源为上游,此段为秦岭北麓山区。 UP于2025年5月2日进入陕西蓝田汤峪探秘浐河源头。汤峪全长20.8千米,峪顶为秦岭主脊三台山草甸,最高海拔2104米。汤峪峪口至汤四村水井沟口终点(大柳树)农家乐的十几千米有公路。可以开车一直开到水井沟口。水井沟口以上路段为山区土路,只能徒步进入。水井沟口位置有两条河沟交汇,左手边的河沟为汤峪河干流。沿汤峪河干流土路上溯一千多米可以见到一处土房子,此处是汤峪最深处有人居住的地方。继续往深处走到达地图上标“月亮石”的地方,此处为一个溪流河口,来自左岸的支流汇入汤峪河。河口处有一块大石头名叫“月亮石”。这个月亮石位置再沿河谷上溯500多米可以在山路边看到一块更大的月亮石。此处有三条溪流交汇,其中最右手边的溪流为干流。沿最右手边的溪流河谷方向继续上溯,爬到距离汤峪峪顶垭口四五百米,海拔1926米的位置可以找到一处渗水的岩石缝隙,此处就是浐河源头。 #浐河 #这是一条蓄谋已久的毕业视频 #浐河源头 #月亮石 #蓝田汤峪
00:00 / 17: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秦岭七十二峪之岱峪 岱峪,位于西安市蓝田县中南部,距西安市区45公里,发源于秦岭北麓紫云山老人沟,峪口以上流域面积124平方公里,河流长度26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6757万立方米,出峪后流经小寨镇、焦岱镇,于白庙村与汤峪河交汇,岱峪河是浐河的源头。峪口建有岱峪水库,峪内有徒步路线可通往云台山。 岱峪水库建于1958年,1989年通过竣工验收,总库容420万立方米。这座造型新颖的刚性重力空心坝,坝高56米,顶宽6米,坝顶长178米,其空心结构在全国实属罕见,迎水面为混凝土防渗直墙,背水面为方正石浆砌的台阶式斜坡。岱峪水库是西安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之一,为蓝田县城和西安市东郊提供优质的水源,它还肩负着农业灌溉和防洪的重任。 云台山,海拔2224米,位于焦岱镇、小寨镇、汤峪镇合围之处,是秦岭七十二峪之一大洋峪的主峰。云台山是佛、道、儒三教布道的名山,山上分布着众多庙宇,现以道教居多。云台山没有经过开发,这里的美,是未经雕琢的自然之美,是那种只有真正走进山林,用心去感受才能体会到的美。登上云台岱顶,极目远眺,连绵的秦岭山脉尽收眼底,千山万壑,层峦叠嶂,让人顿生 “一览众山小” 的豪迈之感。遗憾之处是山顶的庙宇内堆积了很多爬山者留下的垃圾。 登顶云台山有多条线路,可以从汤峪、大洋峪、岱峪三个地方出发,大洋峪线路最长,往返有15公里;汤峪和岱峪线路往返均在8公里左右,累计耗时3.5小时,其中上山约2小时,下山约1.5小时。本次我们走的是岱峪线路,导航到“云台山农家乐”,有一个小停车坪,停车费10元,下车只有一条往上走的路,一路都是陡峭的拔高,强度较大,累计拔高约750米。沿途风景很美,跟其他峪口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山脚下道路两旁有很多大叶草木,山顶段有很多漂亮的箭竹林。一路蚊虫较多,建议喷上花露水。
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