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87
将《红楼梦》中的贾瑞影射为明末清初的降臣**洪承畴**,主要源于部分读者和研究者对小说“**以家喻国**”的解读倾向,认为曹雪芹在书中隐晦地批判了明亡清兴的历史。这种观点并非主流红学共识,但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其逻辑: --- ### **1. 贾瑞与洪承畴的相似点** #### (1)**名字的隐喻** - **贾瑞**的“瑞”有吉祥之意,而**洪承畴**降清后被清廷重用,被视为“祥瑞”(归顺新朝的象征)。 -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而“贾瑞”若强行附会,可联想“假祥瑞”(讽刺其变节)。 #### (2)**行为与命运的反讽** - **贾瑞**:贪恋王熙凤(象征权力/美色),被设计害死,结局凄惨。 - **洪承畴**:原为明朝重臣,松锦之战兵败降清,为清廷效力,晚年虽显赫但背负骂名。 - 部分明遗民视洪承畴为“**因贪生而失节**”,与贾瑞的“因色欲丧命”形成类比。 #### (3)**“风月宝鉴”的象征** - 贾瑞死前手持“风月宝鉴”(正面是美人,背面是骷髅),道士告诫他不可看正面,但他执迷不悟。 - 可解读为: - **正面(美人)**:象征洪承畴降清后的富贵荣华。 - **背面(骷髅)**:暗示其变节后的道德死亡与历史骂名。 --- ### **2. 历史背景与曹雪芹的隐笔** - 曹雪芹家族(曹寅系)属清初汉军旗人,对明亡清兴的历史敏感,书中可能隐含对明末清初人物的影射。 - 洪承畴是明清易代的关键人物,投降后助清廷平定江南,被部分汉人视为“**贰臣**”。 - 《红楼梦》中贾府的衰败,常被解读为对明亡或清初政治腐败的隐喻,贾瑞的“不堪”形象可能暗讽变节者。 --- ### **3. 这种解读的争议性** - **支持者**认为:曹雪芹擅长“真事隐去”(如“甄士隐”),书中许多角色有历史原型(如“贾雨村”影射吴三桂)。 - **反对者**指出**: - 贾瑞在书中仅是次要角色,主要功能是展现王熙凤的狠毒和贾府的腐朽,未必有复杂影射。 - 洪承畴是政治人物,而贾瑞是色欲熏心的纨绔,二者行为逻辑差异较大。 #好书推荐 #好书大晒 #好书分享 #国粹#红楼梦@樊登
00:00 / 04: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4: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0
00:00 / 05: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0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5: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38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77
《红楼梦》第十六回(7)贾琏与杨涟 王熙凤影射魏忠贤,王熙凤丈夫的名字是贾琏,了解明末历史就会知道作者安排这个名字实在很狡黠,因为魏忠贤有一东林党劲敌的名字是杨涟。 对于以东林党为代表的文官的态度,书中常有显而易见的批判。比如贾政的愚和无能,比如第三十六回贾宝玉忽然跟袭人长篇大论地说“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他念两句书污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瑕疵,他就胡谈乱劝,只顾他邀忠烈之名,浊气一涌,即时拼死,这难道也是不得已!还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于天,他不圣不仁,那天地断不把那万几重任与他了。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钓誉,并不知大义。” 而对于王熙凤,《红楼梦》明显欣赏多于批判,作者的态度也深深影响了读者,使得几乎所有读者对王熙凤也是又爱又恨。作者为什么会对被东林党人订在耻辱柱上的宦官魏忠贤是如此态度呢? 东林党是明朝晚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团体,形成于万历年间,以倡导道德清议、反对宦官专权著称,对明末政治格局影响深远。杨涟曾说:“权之所在,人主可以行令;义之所在,匹夫可以行意。”但天启皇帝与东林党最根本的矛盾其实是在税收。万历初期张居正的改革重点即是从征收农业税改为征收工商税。这就触动了江南新兴资本家的利益,张居正死后,这些代表江南资本力量的东林党官员就千方百计废除了这个税收制度,改收农业税为主。但是当时辽东正与后金作战,地球又处于小冰河期,北方农业严重欠收,农业税根不入不敷出,农民负担过重,容易导致政权不稳。明朝中后期江南的商人越来越富有,却几乎不用上任何税。所以,天启皇帝坚决反对东林党人的政治主张。天启皇帝充分信任魏忠贤,很多事情假魏忠贤之手落实。魏忠贤的所作所为极忠诚于天启皇帝,就像书中王熙凤对贾家也是耗尽心血。所以,魏忠贤成为东林党攻击的目标,天启皇帝也被东林党丑化。 魏忠贤与东林党的斗争极惨烈。杨涟在斗争中惨败,被折磨致死,不过崇祯即位后追谥其“忠烈”。魏忠贤在崇祯继位后却被贬,于赴凤阳途中自缢。书中王熙凤与贾琏的斗争也是从始至终,越来越激烈。崇祯没有听从他的哥哥天启帝的嘱托,反而打击魏忠贤,重新启用东林党,结果,财政日渐捉襟见肘,17年后就被起义军攻破京城。 不是冤家不聚头,以王熙凤与贾琏的夫妻斗争影射明末魏忠贤与东林党人的斗争,《红楼梦》的设计让人叹服。#文化 #读书 #红楼梦 #朗诵 #贾琏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15: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4
00:00 / 07: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