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4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9: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74
《我的大观园》:贾宝玉终于迎娶林黛玉了! . 当老年贾宝玉穿越时空,把自己的心上人林黛玉交到青年贾宝玉的手里时,我泪目了。这一次,《红楼梦》没有遗憾,圆满了! . 巡演过程中的这一惊喜彩蛋设计,弥补了喜爱红楼人的意难平,浙江小百花越剧院这种回应观众情感需求的做法,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很难不教我们爱上越剧《我的大观园》。 . 卡维诺说:“经典是这样一种著作,它永远不会完结它要述说的东西。” . 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就是这样,张爱玲不是说:“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嘛。四十回之后高鹗续写,也就是说《红楼梦》四十回之后,它其实是开放的,你想怎么述说它都不为过。当我拿起浙江书籍出版社出版的《我的大观园》后,不由得佩服编剧罗怀臻的脑洞。 . 罗编剧创作了一个老年贾宝玉,以“我”为视角,无论老年、少年宝玉都是“我”。在我看来,这个“我”可以是青埂峰下的那块玉,亦可是台下在座的每一个观众。“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到哪儿去?”这是每个生命觉醒时对自己的叩问。 . 舞台的升降式阶梯设置,实现了空间的交错,弥补了电影二维影像的不足,让我们全视角看到了宝钗与黛玉同时空下的宿命,红色婚礼与白色病床、红色嫁衣与白色素衣、红色盖头与白色雪花,形成了鲜明对比,视觉冲击力很强,让“我”望着悲喜两重天的生命扼腕慨叹。 . 越剧演员的肢体语言与现代舞台造型,越剧唱腔的演绎与道服化的精美,“我”多时空的存在,无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这是一项“创举”,当传统剧目遇到现代受众,《我的大观园》自然就变成了一座桥,连接历史与现代的桥、连接文化与价值观的桥、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 . 越剧《我的大观园》截取《红楼梦》中贾府最鼎盛时期,宝玉、黛玉、宝钗的青春期,所以陈丽君的表演活泼、靓丽,富有青春气息。剧情总共设置了六回(均有原著导读和重点情节解读),分别是情满大观园、四季风景线、犹忆少年时、谁是知心人、如此成人礼、重游太虚境。其中,大观园其实是宝玉最当下的隐喻,重游太虚境是宝玉看清十二钗与家族的宿命,终解“千红一哭与万艳同悲”意。 . 宝玉“独行在大观园里真安静,环顾这空空荡荡无一人。”至此,揭开“红楼”是梦境,“梦”实为现实。最终是“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 但是,“皑皑积雪下,草木待发芽;等到雪融化,青春又芳华”,《我的大观园》又给我们留下了希望。 #我的大观园 #红楼梦 #陈丽君 #越剧 #贾宝玉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