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8: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行者3月前
《七律・长征》全诗以凝练的语言概括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雄气概。以下是逐句的意思解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意思:红军根本不怕万里长征的艰难险阻,把这无数的山川河流、重重难关,都看得如同平常事一样。 (开篇定下全诗基调:“远征难” 点出长征的客观艰辛,“只等闲” 则凸显红军蔑视困难的豪迈气概。)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意思:绵延起伏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中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气势雄伟的乌蒙山,也仿佛是脚下滚动的泥丸。 (用夸张手法极写山之 “大” 与红军视之 “小” 的对比,凸显红军不畏艰险的气魄 —— 再雄伟的山川,在革命意志面前都不值一提。)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意思:金沙江的浪花拍打在高耸入云的山崖上,(巧渡金沙江的胜利)让人心中感到温暖;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两岸,那悬空的铁索(飞夺泸定桥的惨烈战斗)让人感到阵阵寒意。 (“暖” 暗指巧渡金沙江的喜悦 —— 红军不费一枪一弹摆脱追兵,是战术胜利的温暖;“寒” 直指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 战士们攀着铁索冲锋,浴血奋战的冷峻。)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意思:更让人欢喜的是岷山连绵千里的积雪,(红军)三大主力胜利翻越之后,所有人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岷山是长征中最后一座艰难的雪山,“喜”“开颜” 既是对翻越雪山、即将胜利的喜悦,更预示着长征的终点已近,革命曙光在前,传递出穿透苦难的乐观与希望。) 全诗整体通过对长征中典型险阻的 “轻描淡写”,集中展现了红军 “不怕难” 的英雄气概,将一场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升华为一曲充满力量的精神赞歌。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全诗以凝练的语言、豪迈的笔触,回顾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歌颂了革命先烈不畏艰险、英勇奋斗的伟大精神。 这首诗不仅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它让我们铭记:正是这份坚定信念与无畏牺牲,才换来今日山河无恙、国泰民安。每读一次,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对英雄的致敬!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6: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7: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8
00:00 / 03: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