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63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等高线的读数 一、等高线的基础概念 1. 核心定义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闭合曲线(海拔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单位:米)。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海拔差值(同一幅图中等高距固定,如 100 米、200 米,需先在图中找标注)。 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 2. 等高线的基本特性 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所有点的海拔完全相同(如一条标注 “500 米” 的等高线,线上每一点海拔都是 500 米)。 闭合不相交:等高线是闭合曲线(若图幅有限,可能在图边缘断开);除了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合处),其他地方等高线永不相交。 疏密反映坡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类比:楼梯台阶密,爬起来陡;台阶疏,爬起来缓)。 凸向反映高低:等高线向海拔高的方向凸,为山谷;向海拔低的方向凸,为山脊(“凸高为谷,凸低为脊”,高频考点)。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核心判读(地形部位) 通过等高线的形态差异,可判断山顶、山谷、山脊、陡崖、鞍部 5 种基本地形部位,是考试核心,需结合 “形态 + 特征” 记忆 三、易错点与解题技巧 “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记混:可画简易图辅助 —— 画一条凸向高值的曲线,中间标注 “谷”;画一条凸向低值的曲线,中间标注 “脊”,对比记忆。 等高距混淆:同一幅图等高距固定,若图中未直接标注,可通过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差计算(如相邻等高线为 300 米、500 米,等高距为 200 米)。 方向判断:结合 “指向标” 或 “经纬网” 判断(无指向标、无经纬网时,默认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避免只看等高线形态忽略方向。 #小靳老师 #初中地理 #地理知识 #小升初 #开学考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9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5: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