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6: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4
00:00 / 05: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4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坦然cm10月前
蜀地德阳市文庙&欞星门。 进入夫子庙之前会经过一道门,即棂星门。不少人认为“棂星”是指天上的文曲星,意思就是孔夫子是文曲星下凡。其实呢,这是一种误解。文曲星是北斗七星的第四颗星,即天权星。棂星又叫(原为)灵星,又称为天田星,有两座,掌管着天上、地下所有的田地,最早见于史料的有汉高祖命祀灵星,凡祭天先祭灵星,古人认为灵星“主得士之庆”,专门管官的星。宋仁宗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筑郊台外垣置灵星门,即在祭天之台的外墙置灵星门,形如窗棂,故曰“棂”。 孔庙设棂星门,意为祀孔如祀天,此见于宋《景定建康志》、《金陵新志》所记。另外,孔庙有碑记:置棂星门“取其疏通之意,以纳天下士”,无论任何地方,只要设有棂星门,那么它的门扇一定是由棂子结构而成,因此有疏通之意,孔庙取此意,以招引天下的文人学士都来学于此。 刘邦登基以后,规定每次祭天之前先祭天田星,祈祷能风调雨顺、年年丰收。天田星为什么又叫“灵星”?可能是因为君臣百姓都希望天田星能够显灵。 到了宋代,孔子的地位越来越高,与天相齐,渐渐把祭孔当成了祭天,祭孔和祭灵星的地方合二为一,并且在前面建了一道门,命名为灵星门。 到了明代,一些学者意识到祭孔和祭天并不是一回事情。由于门的形状像窗棂,在一些有名望学者的建议之下,“灵星”改为“棂星”。也有人认为灵加上“木”字旁,意思是孔子育人就像栽树。 棂星门有三道门,中间的一道门只允许皇帝和新科状元经过,文武百官从旁边的两道门经过,而普通老百姓则不允许靠近这座门。 20250105蜀地德阳文庙&欞星门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5: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