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你们见过用可乐瓶卖汽油的吗?在非洲,这可不是段子,而是每天上演的生存艺术! “没有怂车,只有怂人”——非洲老哥能骑着100CC的小摩托,载着800斤汽油在土路上狂飙。不是他们不怕死,是生活的重担比翻车更可怕! 但你知道为什么非洲产油国却要靠这种“玩命运输”来维持燃料供应吗?真相让人心酸。 一、守着金饭碗要饭的魔幻现实 尼日利亚是非洲石油大国,但讽刺的是,它竟经常遭遇史上最严重的燃料危机,甚至首都加油站全部关闭,民众只能高价购买黑市汽油。 为什么?因为国内炼油能力不足、管理不善,这个坐拥丰富石油资源的国家,每天4000万升汽油大部分却要依赖进口。 更荒唐的是,盗油猖獗令问题雪上加霜。尼日利亚每天约有15万桶原油被盗,国家月损失高达10亿美元。 二、欧洲油企的“双重标准”,坑苦非洲老铁 瑞士非政府组织“公众之眼”调查报告显示,欧洲油企从非洲购买优质原油,然后加工成毒素严重超标的廉价柴油,再卖回非洲。 这些燃油的含硫量高达欧洲标准上限的378倍,其他有毒物质含量也远远超过欧洲标准。非洲的燃油质量标准可谓是全球最宽松者之一,平均含硫量上限几乎是欧洲的200倍。 欧洲企业在非洲销售这些他们自己禁售的有毒燃油,还理直气壮地说:“我们符合当地法律规定”。这不就是赤裸裸的“监管套利”吗? 三、野生加油站的生存智慧 在非洲,80%以上的就业都是非正规的。路边野生加油站看起来简陋,用的可能是泡菜坛子装汽油,玉米棒子当塞子,但每个加油站每天都能卖出一摩托的汽油。 为什么野生加油站能蓬勃发展?因为价格差大得惊人! 尼日利亚汽油售价约每升0.71-0.72元人民币,而走私到邻国后批发价可达1.31元至2.18元人民币,跨境价差为走私者提供了约194%的利润激励。 多哥汽油经销商阿卜杜勒坦言:“这项业务一直是我和我家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它让食物摆在我们餐桌上。” 四、腐败与生存的纠缠 非洲资金外逃问题严重,每年高达600亿美元被非法转移出非洲。这些原本可以刺激经济增长的资金和税收的流失,令非洲损失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路上全副武装的安全人员对疯狂的运输者视而不见,甚至串通一气。一名摩托车手承认:“我们什么都不担心,因为当我们付钱时,也没人会来打扰我们。” 非洲的硬核加油站,是生存逼出的智慧,也是发展困境的缩影。#非洲#加油#加油站#汽油#柴油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8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