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3: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著名航天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七届、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钱学森于1929-1934年就读于上海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9年,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1947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任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兼喷气推进中心主任。1955年10月,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1957年,补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6年6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学森开创了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两门新兴学科,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钱学森最先为中国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并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技术领导职务,为实现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新突破建立了卓越功勋。他潜心研究的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理论,广泛应用于军事、农业、林业乃至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实践活动,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1年10月,钱学森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被授予一级英雄模范奖章。1999年9月,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钱学森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享誉世界的中国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钱学森#纪念钱学森逝世16周年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5
齐云阁5天前
林永年,浙江镇海人,1932年2月出生,1960年12月入伍,现任军委办公厅某单位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林永年是我军信息安全领域著名专家,甘于无私奉献、甘当无名英雄的国防科技模范。 1960年,他以全优成绩从莫斯科大学毕业后,谢绝苏联导师挽留,毅然回国从事我军信息安全科研工作。 50多年来,林永年抱着“把一切献给党”的真挚情感和强军兴军的坚定信念,把全部精力用在科研攻关上,创立了我军信息安全领域新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思想,培养帮带出一批该领域拔尖人才和专家骨干,对保障军队作战指挥顺畅和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9年,林永年因患舌癌,舌头被切去三分之一,右侧下牙床也被去掉,在巨大的病痛折磨面前,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献身精神,他仍然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工作,牵头完成国家和军队某重大专项工程总体设计和系统开发研制,为军队信息化保密保障开辟了一条新路。 林永年先后编写专著5部,主持完成30多个研究课题,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被国家和军队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7年、2007年两次出席全军英模代表大会,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为表彰林永年在发展国防科技事业中做出的卓越贡献,1992年被军委授予“国防科技工作模范”荣誉称号。荣获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防科技#信息安全#院士风采#林永年#为科学家画像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4: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