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5: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3: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4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昨天的黄金税改,乍一听有点抽象,但其实核心就一条:国家要把“投资性黄金”和“非投资性黄金”彻底分开管理。 什么意思?简单讲,就是以后买金条炒差价的人,要多交点税了。 以前,企业买金条再卖出,可以开增值税专票,税额能抵扣;现在投资金条只能开普票,不能抵扣,大约多出6%的税负。换句话说,同样是一根金条,以前卖一次能把税算回来,现在是真金白银地花出去。 那谁受益了?——做首饰、加工、生产的企业。这类属于实体经济,国家这次是在帮他们“减负”。 但对个人投资者来说,影响就分两类: 第一类是实物黄金投资者。如果你买金条只是想“压箱底”,长期不卖,几乎没影响。但如果是想靠低买高卖赚差价,这6%的额外成本会让你“心疼”。因为金价每涨6%,已经不容易,而税改后这部分利润可能就没了。 第二类是黄金ETF投资者。这类反而是明显受益者。黄金ETF的买卖只涉及基金份额,不涉及实物出库,因此按现行规定是免征增值税的。加上流动性高、交易方便,不用保管、不用担心成色问题,对普通投资者更友好。可以说,税改之后,黄金ETF正在成为更聪明的选择。 当然,实物金和黄金ETF的定位不同——前者偏“财富保值”,后者偏“灵活投资”。选哪个更合适,关键看你的资金规划和投资目标。 有意思的是,这类政策调整,也反映出国家在引导资金更多流向金融市场的“阳面”。未来黄金投资的主角,或许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你会怎么选?继续拥抱沉甸甸的金条,还是开始研究黄金ETF?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热点 #黄金税改 #金条 #黄金etf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6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5
00:00 / 06: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2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50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67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的黄金税收新政策,核心在于对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标准黄金,根据其最终用途(投资性或非投资性)实施差异化的增值税管理,以规范市场、引导资源合理配置。此项政策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黄金税收新政要点与市场影响解读 📊 政策核心:区分用途的差异化税收管理 新政的核心变化在于对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标准黄金,根据其最终用途(投资性或非投资性)实施差异化的增值税管理。 • 投资性用途黄金:指用于直接销售,或加工成含金量99.5%及以上的金条、金块、金锭、金片等产品。会员单位购入用于投资性用途的标准黄金,交易所在实物交割时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并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并向购入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购入方将这类黄金销售时,需缴纳增值税且只能向购买方开具普通发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意味着下游企业购买投资性黄金后无法抵扣进项税,税负可能传导至最终投资者。 • 非投资性用途黄金:指用于投资性用途以外的情形,如首饰加工、工业用途等。会员单位购入用于非投资性用途的标准黄金,交易所在实物交割时免征增值税,并向购入方开具普通发票。购入方若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按普通发票注明金额的6%计算抵扣进项税。之后加工销售非投资性黄金产品时,可正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 客户购入标准黄金:对于交易所的非会员客户,无论用途为何,购入标准黄金时均适用相对简单的规则:交易所免征增值税并开具普通发票,客户凭票面金额按6%计算抵扣进项税。后续销售时,可按规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00:00 / 05: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