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公瑾3月前
阜南县洪河桥于沃村小台湾 从阜南县城往东南走,过了洪河桥镇向东不远,就到了洪河桥镇的“小台湾”。说是“小台湾”,其实是片三面环水的滩地,洪河在这里拐了个大弯,把这方土地温柔地抱在怀里,只留一道窄窄的堤坝与外界相连,倒真有几分岛的模样。 沿着堤坝上的水泥路往里走,两旁的白杨树叶被风掀得哗哗响,像在说这里的故事。滩地里藏着成片的稻田,这个时节正泛着青绿,田埂上的野花黄的紫的,被蝴蝶追着跑。几位戴草帽的老人在田边忙活,见了生人抬头笑,说这地“养人”——洪水退去后留下的淤泥格外肥沃,种出的稻米香得能绕着屋子转三圈。 走到滩地尽头,能看见几户人家,白墙灰瓦,院墙边爬满了丝瓜藤。在大堤上遇有位老奶奶正坐在门口择菜,见我们来,热情地往屋里让,说“这地方偏是偏,可住着舒坦”。她指着不远处的洪河,说夏天傍晚在河边乘凉,能听见对岸河南的蝉鸣,“两岸的蝉,叫得一个调呢”。 在小台湾偶遇一老人和他拉起家常,他向我讲述了小台湾的名字渊源和当年这里允许采沙时的繁荣。 离开时,夕阳把堤坝的影子拉得很长,洪河的水面闪着碎金似的光。原来“小台湾”的名字里,藏着的不是遥远,是这方水土独有的安宁与亲切——就像家门口那条河,静静流淌着,把日子酿成了醇厚的香。 #我的乡村生活 #常回家看看 #公瑾看阜南 #老家 #记录生活 @孟氏71代辈分《昭》 @阜南洪河桥猫爪 @安微阜阳阜南县,洪河桥镇,杰村王台,永哥 @小台湾三丫头🌹 @小台湾农民!爱唱歌🎤! @小台湾杨四(华仔)演唱会
00:00 / 03: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8
00:00 / 03: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14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65
#皖美安徽合肥长三角长江 #台湾甜妹网恋奔现 #台妹异地恋 #陆台两岸爱情故事 #为你写诗偏爱安徽 因为一个人 喜欢一座城 因此翻开历史 而爱上一个省 为什麽偏爱安徽呢? 因为 爱上一个人, 而爱上一座城, 因而翻开历史, 就爱上了整个省 在中国习惯说缘分吧 人和人有一种微妙的交流叫 “一拍即合” 茫茫人海 我们在抖音相识 靠着视频相处 因你伸出的一根绳 因你的鼓励和怜惜 让我带着勇气 想为自己找到生命的出口 所以离开从未离开的小岛 决定跨海奔现 第一次踏上大陆 这块血缘根源的土地 开启了奇妙奔现故事 从我出生的台湾 飞到上海 第一次感受着 离开北回归线的寒冷 我们 一路奔波、不断赶路 初来乍到、适应彼此 还有上海过年的 人山人海 和不停歇的雨 九天的相处 却有不尴尬的默契和甜蜜 明明是陌生人 却在生活和习惯上 彼此那麽熟悉 此时此刻 根本不存在奔现 但奔现 却又成了我俩故事的开始 能被你拉着 看见大陆的多采多姿 各种从未体验的美好 网红景点、此生必去、美食名胜、打卡热点 在我而言 只要你在 不管去哪 一切都是幸福洋溢 浅游上海后 你归心似箭地 带着我奔向你的家乡安徽 高铁一路狂奔 你像个孩子一样兴奋, 满眼都是骄傲。 高铁车窗外的繁荣和辽阔 让我也新奇无比 抵达合肥南站 那一刻我才懂, 你生长的“合肥”是多麽真实的地方。 (未完待续...) 后记 : 写不出来... 因为偏爱... 紧张地写不出来 就怕一个 我好爱的故事写砸了 , 文字怎的表达不了我对安徽的爱 因为爱其实 无法用文字表达完整 你们那的爱 也因为文字 已经变得没有心 你的爱也如同文字 你先说出来的愿望 没有心 因为 心在你身上 你把真心化成了行动 用这快一年的时间 感动和填满了我 开始偏爱安徽 不是一两篇作品 能尽诉 如果能说一辈子 安徽的好 那可能会一直 写下去吧
00:00 / 04: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06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95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1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墨紫3天前
光绪十年(1884年),安庆淮军将黄梅调带入台湾。 民国十五年(1925年),长沙袁克吾撰成《台湾》一书。全书凡三编,共十六章,约十二万字。袁氏曾就读于南京暨南学校——该校专为培养海外侨生而设,学风开放,注重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在校期间,袁克吾通过与海外侨生交流,得以了解台湾近况。毕业后他亲赴台湾实地考察,询禁问俗,广阅日人所著专书,积数年之功,终成此著。 该书第十二章《风俗与习惯》的第八节《戏剧与小说》中,明确提及“黄梅调”: 台湾戏剧历来均模仿吾国旧戏……大小戏不下十余种。大戏即仿效我国之旧戏,小戏亦即我国花鼓戏及[黄梅调]之一流。此种淫戏多为刘铭传部下之淮军士卒所传,取材於一般不经之小说,戏情荒淫,遗祸至烈。 文中所谓“刘铭传”,系台湾首任巡抚(1836—1896),字省三,自号大潜山人,安徽合肥人。同治元年(1862年)他组建铭字营加入淮军。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刘铭传临危受命,以巡抚衔赴台督办军务,领导台湾军民抗击法军,取得淡水、基隆等战役胜利。1885年台湾建省后,他出任首任福建台湾巡抚。 所谓“淮军”,乃晚清李鸿章在安庆招募组建的安徽籍军队,初建时有张树声“树字营”、刘铭传“铭字营”等部驻扎在安庆北门外。安庆是黄梅调的发源地,同时,安庆也与淮军渊源极深,直至光绪十年(1884年),仍有从安庆招募淮军赴台驻防的记载。如1884年2月5日《申报》刊载《闽省办防》一则称:“在安庆招募淮軍六营,俟到闽后,议於南北龟两山驻扎”——南北龟两山即今台湾龟山岛。#安徽黄梅戏 #非遗传承 #安庆黄梅戏之乡 #创作灵感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3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23
00:00 / 03: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9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2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3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