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8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
九溪古城历史探源(十一) 隋唐篇——州县改制与羁縻制度的深化 隋唐再造一统,气象恢宏。九溪之地,随天下归于一统,其行政建置亦随之发生显著变化。然唐代对边疆地区采取之羁縻政策,使九溪在纳入中央集权体系之同时,亦保留了其作为民族地区枢纽的独特角色。 隋代:并省州县与地理定位 隋文帝开皇年间,厉行州县省并,以革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冗杂之弊。武陵郡改为朗州,其下诸县亦多所合并。九溪之地理归属,在《隋书·地理志》中得以明确,其地当属崇义县(后废入慈利县)。此举虽简化了行政层级,强化了中央控制,然于地方开发,或因并省而稍显迟滞。隋祚虽短,然其承前启后,为唐代于此地之进一步经营奠定了制度基础。 唐代:两属之间——正州与羁縻州的枢纽 唐兴,于朗州(后改武陵郡)置都督府,统辖军民。九溪之地,据《旧唐书·地理志》及《元和郡县图志》所载,应在慈利县境内。唐代于慈利县境及周边置有诸多羁縻州,如奬州、锦州、溪州等,以安置、治理当地少数民族(时称“五溪蛮”或“武陵蛮”)。九溪地处正州(慈利县)与这些羁縻州之交汇地带,遂成为沟通汉地与“蛮”区、实施“羁縻”政策之关键枢纽。朝廷使者、戍边将士、往来商旅,皆可能以此为节点。唐中期以后,于此置“溪州都督府”或类似军事建置以统诸羁縻州,九溪之军事镇戍功能因而再度强化。 晚唐:地方势力的萌芽 及至晚唐,中央权威衰落,藩镇割据。湖南地区亦为地方节镇所控。咸通年间(860-874年),南诏曾寇掠黔中,迫近湖南,唐廷急调军队布防,九溪一带关隘必为戒严之地。此一时期,地方豪强势力在乱世中再次抬头,为后世五代时期溪州彭氏等地方政权的崛起埋下了伏笔。九溪之于这些地方势力,仍是必争之战略资源。 结语 隋唐一统,九溪明确纳入国家州县体系,其地望渐次清晰。唐代独特的正州与羁縻州并行之制,使得九溪扮演了朝廷经略武陵少数民族地区的桥梁角色。其发展始终与王朝的边疆政策紧密相连,在承平之时为枢纽,在动荡之世为关隘,其历史脉络,至此已深深嵌入中原王朝与南方民族交往交融的宏大进程之中。#历史古迹 #我为家乡代言 #古城 #慈利文旅 #九溪卫城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