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诉在法庭案例9.21:案涉纠纷进入执行程序后,新冠疫情爆发 2020年1月,我代理的43位原告进入执行程序。2020年1月24日是除夕,就在几天前,新冠疫情突然爆发。2020年2月10日我与成都高新区法 院执行局执行法官电话联系上了,但该执行法官因新冠疫情还在家隔离,下周才到办公室。执行法官在电话中告诉我,43位执行申请人的案款在春节前已经全部转到法院了,建议每位执行申请人 最好是在建设银行开设账户,因为高新法院的银行账户是建设银行的,这样转款更为便捷,否则人很多,财务付款时要逐个银行确认,时间上就会慢很多。我立即将这一信息发到微信群,要求大家提供建设银行账户卡,没有的马上去建设银行开卡。根据后来与执行法官多次电话沟通,执行法官认为,鉴于目前新冠疫情严重,法院不接待执行申请人,所有收款事项都由律师代办。 其实,收款名单上有8户业主提供的账户都不是建设银行的账户,有4位业主是湖北的,那个时候武汉疫情非常严重,湖北正处于封城之中,他们无法提供建设银行账户,是可以理解的,当时全国人民也都很紧张。因此,我对没有提供建设银行账户的8位备注了“新冠肺炎影响,本人隔离期间,现无建行卡”、“在湖北被封城,本人还没有办建行卡”等字样。 2020年2月24日,提供非建设银行账户的8位当事人在微信群通知收到房款了,然而,那些提供建设银行卡账户的当事人一直等到2020年3月6日才收到案款。这些当事人从2013年支付购房款,经过5年的艰难诉讼,在知道有其他购房人已经收回购房款后,那种急于要收回自己房款的心情,当然是可以理解的。现在无论如何描述他们等待收款时的心情,都没有把他们那18天在微信群留言的那种等待、期盼、焦虑和收款后的高兴展示出来更真实、生动。那 18 天对我来说,也是一种煎熬和等待,因为没有收到款的业主,在微信群每天追问我什么时候能到账。 事后我个人认 为,高新法院之所以分批次付款,应当是成都高新区法院看见名单上这些没有建设银行账户的执行申请人,是新冠肺炎的直接受害者并被封控,所以就走了绿色通道,其目的是以最快的速度,将案款送到受灾群众手中。成都高新区法院法官们的该行为,把中国人在大灾大难情况下的同情心、同理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众志成城充分地体现了出来。#律师 #以案说法 @DOU+上热门
00:00 / 03: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95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47
尘线2周前
《海@恋》发生在新冠肺炎时期的爱情故事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疫情 #你能讲讲新冠肺炎时期的爱情故事吗? (二集连载)第一集 密接情缘 2021 年的广州,疫情散点爆发。天河区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林夏,被临时抽调去做流调志愿者。凌晨三点的街道,她抱着厚厚一摞登记表,在一栋老居民楼下核对住户信息。 402 户住着一位 31 岁的外卖骑手,叫周叙。那天他刚好是密接,需要转运隔离。林夏在楼下登记时,他递过来一杯还冒热气的豆浆,说:“辛苦你们了,我跑完最后一单就下来。” 林夏抬头看见他额头的汗,被口罩勒出的红痕,还有那双带着笑却藏不住疲惫的眼睛。那一刻,她忽然有点走神——原来城市停摆的时候,还有人在为一单 8 块钱的豆浆奔波。 后来他们在隔离酒店的走廊上隔着防护服短暂地聊过几次。周叙说,他以前在重庆做舞台灯光,疫情来了演出全停,欠了一屁股债,才跑来广州跑外卖。他说等债还完了,就回重庆,开一家小酒吧,名字都想好了,叫“夏叙”。 14 天隔离结束,两人加了微信。周叙的头像是一只手绘的蓝色蝴蝶。 再后来,广州解封,城市复苏,他们各自奔忙。林夏的公司每天加班到夜里 1 点;周叙的外卖箱从黄色换成了蓝色,单量翻倍,人却更瘦。 2022 年 3 月的一天夜里,林夏刷到周叙发的一条朋友圈:#武汉故事 #湖北抗疫记忆
00:00 / 03: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1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53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2: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92
00:00 / 03: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1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6
00:00 / 05: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6
00:00 / 0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77
00:00 / 08: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