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4
00:00 / 03: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0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一般人把多见多闻而又记忆力良好的人,称为博学多闻或者博闻强记。这样的人,有很多知识,却并未真正有学问。因为缺乏把这些知识贯串起来的道理,称不上有系统的知识。孔子当然多见多闻,记忆得十分清楚。但他拥有一般人所缺乏的中心思想,能够做到一以贯之。 子贡一边学习,一边经商。长年在外奔波,见多识广。他认为孔子不过是多学而识的长者,有时候还觉得孔子的见闻,还不如他。经过孔子的指点,才恍然大悟,自己所缺乏的,是一以贯之的道理。因而更加敬仰孔子,也更加谦虚好学。 孔子所说的“非”,并不是否定博学强记,而是要求统合自己的中心思想,以免迷失了自己。 生活智慧 (一)把历史当做过去的事情,不了解彼此之间的关联性,等于记得历史而不懂得历史,顶多讲出一些故事,却说不出其中的道理。我们读历史,不能只记住已经成为过去的年代和人物,应该从历史的教训中,看出现在的问题,并且展望未来的发展,才能#一以贯之 。 (二)三十而立,最要紧的是建立自己的中心思想,当做自己做学问的总纲领,用以贯串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学,建立一套有系统的知识。 (三)孔子的一贯之道,曾子认为是“忠恕”。无论何时何地,谈论或处理任何事情,这都是不能改变的原则。这样一来,再杂乱的见闻,都能够统一起来,不致前后矛盾,了自己的思维和行为。 #论语解读 #曾仕强教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0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4: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8
00:00 / 1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