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5: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3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补充~ 关于汕头小公园古街书画瓷器店的观后感受。 各位同仁: 大家好!刚才副会长彭国清全面通报了我们此次潮汕之行的丰硕成果,我在此想补充一个让我个人感触极深、眼前一亮的具体见闻。 那是在汕头小公园古街,我稿项显茶老师偶然步入一家书画瓷器门店。起初以为只是寻常工艺品,但当我们驻足细看时,无不被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所深深吸引——那便是在素雅瓷瓶上,以微型书法的线条来“画”出山水意境。 请大家想象一下:远看,是传统的写意山水,峰峦起伏,烟云缭绕,意境空灵。 但当你凑近细观,会发现这所有的山形水纹、树木房舍,竟无一笔是寻常勾勒,全是由一行行、一列列工整娟秀到极致的微缩汉字诗文构成! 笔墨的浓淡干湿,被巧妙地运用来表现山石的皴擦与云雾的虚实;字句的行气与章法,则完美地转化为画作的筋骨与脉络。 这已不仅仅是“诗书画”三绝的简单并列,而是完成了一次“以字为骨,以线为魂”的创造性融合。它将中国书法抽象的线条美,与中国山水画意象的意境美,在立体的瓷器载体上,达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至高境界。每一件作品,都是一首可“读”的画,一幅可“赏”的诗,真正做到了“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这给我们研究会带来的启示是深刻的。它告诉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非遥不可及。它可以在方寸之间,在笔墨与器物的交融中,迸发出如此璀璨的火花。这种将文学性、绘画性与工艺性高度统一的实践,正是我们未来在创作中可以深入思考和大胆借鉴的方向——如何让我们的诗、书、画不再是纸面上的孤立艺术,而是能够以更立体、更互动、更具当代审美意味的方式走进生活。 这次偶然的发现,堪称我们此次游学采风的一个意外之喜,它为我们“走出去”学习提供了最生动的注脚。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00:00 / 2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10: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05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