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7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5: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首诗意境开阔,感情沉郁,气韵浑厚。 【白话译文】 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已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文学赏析】 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半叙述早年决心收复失地的壮志雄心,后半感叹时不再来,壮志难酬。 《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3: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9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愤”字,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赏析: 1. **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诗人回忆年轻时满怀报国之志,渴望收复中原,气概如山。然而,随着年岁增长,逐渐认识到世事的艰难,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油然而生。 2.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两句描绘了南宋抗金的两个重要战场:瓜洲渡和大散关。通过“夜雪”“秋风”等意象,渲染了战场的艰苦与悲壮,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往昔抗金岁月的怀念。 3. **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诗人以“塞上长城”自喻,表达了自己曾立志成为国家栋梁的抱负,然而岁月流逝,壮志未酬,镜中的自己已是白发斑斑,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悲愤。 4. **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诗人借诸葛亮《出师表》的典故,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朝无人能像诸葛亮那样力挽狂澜的失望与愤懑。 ### 主题: 《书愤》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全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陆游作为爱国诗人的赤子之心与忧国情怀。
00:00 / 04: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