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2
00:00 / 04: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6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6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4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美联储政策转向的全球涟漪   美联储停止缩表的决定,与美国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风险密切相关。近期,美国再次发生区域性银行信用风险事件,虽未形成系统性传染,却暴露了银行资产质量恶化与流动性储备不足的隐患。在此背景下,美联储选择停止缩表,旨在缓解金融体系压力,为市场提供更充裕的缓冲空间。   在“降息”与“停止缩表”两大工具中,降息对长期利率和美元汇率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深远。作为价格型工具,降息通过调整资金成本直接作用于市场利率曲线,尤其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而在市场流动性整体充裕的环境下,缩表作为数量型工具,其影响相对有限,除非出现显著的流动性危机。   对新兴市场而言,美联储的宽松政策组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降息与美元走弱可能推动资本流向新兴市场,扩大利差优势,提升当地资产吸引力,带来短期资金流入与汇率支撑;另一方面,风险亦不容忽视,若美国通胀因降息而反弹,美联储可能被迫中止降息甚至重新加息,引发全球资本回流与市场动荡。此外,美联储内部的政策分歧本身就会加剧金融市场波动,新兴市场需警惕外部环境突变带来的冲击。   总之,美联储此次“降息+停止缩表”的组合,既是对经济增长放缓与金融风险的回应,也折射出货币政策在多重目标间的艰难权衡。对于全球经济而言,这一转向或许能为新兴市场带来喘息之机,但其背后的通胀隐忧与政策不确定性,仍可能成为未来市场动荡的伏笔。在宽松潮水的裹挟下,全球经济的航向正驶向一片充满变量的海域。(荣博士咖啡财经时间,中新经纬APP)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3: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2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7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