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0条|解读: 第十条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0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 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旨在保障司法公正和效率。以下是对该条款的详细解读: 1.《两审终审制的定义》: 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最多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具体而言: •第一审程序: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基层、中级、高级)对案件进行初次审理后作出的判决或裁定,并非立即生效。 •第二审程序: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上诉,检察院认为有错误可抗诉,由上一级法院进行二审。二审作出的判决或裁定是终审的,除死刑案件外立即生效。 2.《例外情形》: 两审终审制存在以下例外: •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作为最高审判机关,其判决或裁定为终审,不得上诉或抗诉。 •法定刑以下量刑的核准:对不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案件,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在法定刑以下量刑,属于两审终审的例外。 •死刑复核程序:死刑案件除经两审终审外,还需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二审判决才能生效。 3.《制度意义》: •保障权利:为当事人提供两次司法救济机会,减少冤假错案。 •提高效率:避免案件因无限上诉而久拖不决,维护司法权威。 •监督机制:通过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监督,确保法律正确实施。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程序细节,可参考相关法律条文或实务解析。 #刑事诉讼法 #普法宣传 #法律普法 #抖来普法 #法律知识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2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09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8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