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3
00:00 / 04: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7: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72
那一场逆转,是刻进生命里的光 至今仍记得巴西奥运会上,樊振东对阵日本选手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0:2的比分落后,赛场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连屏幕前的我都攥紧了拳头,心头沉甸甸的——那样的绝境,换谁都会感到窒息吧。 可他没有垮。没有焦躁的失误,没有放弃的颓势,每一个发球、每一次扑救,都透着一股“不拼到最后一刻绝不认输”的狠劲。我看着他眼神里的坚定,看着他在逆境中一点点调整节奏,一分一分地追赶,从0:2到扳平,再到最终实现惊天逆转。 后来,这场比赛我看了一遍又一遍,n次的回放,不是为了重温胜利的喜悦,而是为了一遍遍感受那份藏在汗水里的意志力。人生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像0:2落后那样的绝境:工作的瓶颈、生活的难题、突如其来的打击,那些时刻,绝望像潮水般涌来,让人忍不住想退缩、想放弃。 可每当这时,樊振东在赛场上的身影就会浮现在眼前。他告诉我,所谓坚持,不是看不到希望还硬扛,而是哪怕身处绝境,也不放弃寻找翻盘的可能;所谓意志力,是在一次次跌倒后,依然能站起来拍掉身上的尘土,眼神坚定地望向目标。 那场逆转,早已超越了一场比赛的意义。它像一束光,照进我人生的每一个困境时刻,提醒我:再难的路,只要不放弃,一步一步走下去,就一定能看到转机;再大的挑战,只要有足够的意志力和坚持,就一定能跨越。 往后余生,无论遇到多少风雨,多少坎坷,樊振东在赛场上展现出的坚持与不屈,都将是我勇往直前的底气和理由。因为我知道,只要心中有光,脚下有路,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抵达想要的远方。
00:00 / 07: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疫情过去三年了,放这些老歌有什么用?谁还记得?——有些温暖,必须刻进记忆里 有个别网友私信问我:“疫情都过去三年了,你放这些云朵的抗疫老歌还有什么用?谁还记得?”这句话像根刺,扎得人心里发寒。正是这句冷漠的疑问,让我必须说清:有些事,不能因时间流逝就淡去;有些人,不该因生活安稳就遗忘。 疫情三年,是用勇气与牺牲写就的历史。病毒袭来时,无数人逆向冲锋:解放军官兵除夕夜奔赴前线;医务人员白衣执甲,脸上勒痕如刀刻;社区工作者顶风守卡口,挨家送物资;志愿者穿梭街巷送急需品——他们是抗疫的脊梁。我至今记得,社区工作者递来的物资里,就有云朵省吃俭用捐赠的一份,她的爱心随千万份善意汇成暖流,送到我们家门口。 可现在,竟有人轻飘飘说“谁还记得”“放老歌有什么用”。说这话的人,或许忘了封控时收到物资的温暖。可我记得报道里,有护士深夜接到通知,抱着孩子久久凝望,转身时手里攥着遗书——明知一线生死未卜,仍坚定前行。更记得有医务人员临行前写下“若我倒下,遗体捐给医学研究”,字字千钧。这些故事里的无畏、坚守与热忱,至今让人眼眶发热,怎能忘? 必须再提云朵。疫情最紧张时,她不仅捐赠物资,更拍了《爱的奉献》《等我归来》等公益片送一线,如今《爱的奉献》仍在央视播放。一个文艺工作者,在连见面都成奢望的冬天,用作品为勇士鼓劲,这份担当何其珍贵? 云朵一直做公益与慈善,疫情时的付出只是一角。这样的人,难道不该被尊重、支持吗?我们支持她,正因为她有颗向善的心。可偏有人用违心话攻击她。我想问:当云朵在一线歌唱时,你在做什么?当她捐赠的物资到你家门口时,你又在做什么?她冒生死付出,你却躲在屏幕后恶语相向——良心何在? 今天重放这些片子与歌,不是沉溺苦难,而是守住良心。那些倒在一线的烈士,家人仍在思念;那些留后遗症的勇士,仍在抗争。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的付出,是共和国抗疫史最厚重的篇章,忘记他们,就是背叛历史。 疫情过去三年,我们该记得什么?记得危难时的守望相助,记得“舍小家为大家”不是口号,是用血肉践行的诺言。 向所有抗疫勇士敬礼!向解放军、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向每一位献爱心的人士敬礼!你们的奉献,共和国史册永远镌刻。 别再问“谁还记得”“放老歌有什么用”。我们记得,且永远记得。因为记得,才是对付出最好的回报;因为记得,民族才有挺直腰杆的力量。——路人
00:00 / 02: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