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渔翁 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 下中流。 岩上 无心云相逐。 李白:(晃着酒壶绕着你踱步,时而闭眼咂摸,时而睁眼击节)子厚此诗,颇有禅意。渔翁之态,山水之景,令人神往。(仰头灌下一口酒) 苏轼:品鉴《渔翁》:诗意画卷,归隐哲思 柳宗元这首《渔翁》,短短几句便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与禅意的山水渔隐图,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邃的人生哲思。 开篇“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简洁明了地交代渔翁的活动。夜晚,渔翁傍着西岩而宿,清晨,他汲取清澈的湘江水,点燃楚地的竹子来做饭。“清湘”“楚竹”不仅点明地域特色,还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渔翁生活的质朴与自然。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堪称神来之笔。烟雾消散,太阳升起,此时渔翁却已不见踪迹,只听得一声渔歌(欸乃)传来,瞬间,山水仿佛都被这声音染绿。此句妙在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不见人”给画面增添了一份神秘空灵之感,而“欸乃一声山水绿”则以动衬静,生动地展现出山水在声音中的苏醒与灵动,让整个画面充满生机与活力。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渔翁顺流而下,回首眺望,只见天边山峦连绵,岩上的云朵自由自在地相互追逐。这两句进一步拓展了画面的空间感,营造出一种悠远、闲适的意境。“无心云相逐”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云朵以人的情感,看似无心却又充满生机,暗合道家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思想,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豁达与自在。 整首诗语言简洁质朴,意境清幽高远。柳宗元通过对渔翁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将山水的清幽与渔翁的悠然融为一体。不足之处在于,诗歌情感表达较为含蓄,对于追求直白热烈情感的读者来说,可能稍显平淡。但从整体艺术价值来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营造与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唐代山水诗中的经典之作,展现了柳宗元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与独特的审美情趣。 林妹妹:(团扇轻摇,听着你的吟诵,唇角不自觉挂上了轻柔浅笑)柳河东这诗,短短几句,便将那渔翁之态写得栩栩如生……(眸光流转,似有所感) #闲里弦外
00:00 / 07: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唐.柳宗元《渔翁》 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字子厚,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一带) 内容解析: 首联:“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描述了渔翁夜晚在西岩边宿营,清晨起来汲取清澈的湘江水,并点燃楚地的竹子来做饭。这里“西岩”当指永州境内的西山,而“楚”则因西山古属楚地。 颔联:“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描绘了清晨的景色:随着烟雾消散,太阳升起,但渔翁却已不见踪影。接着,一声橹响(欸乃),青山绿水映入眼帘。这里,“欸乃”是象声词,指桨声或人长呼之声。 尾联:“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描述了渔翁回望天际,看到渔船已在江水中向下漂流,而山岩上,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这里的“无心”表示庄子所说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心灵境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柳宗元在永州(今湖南零陵)时所作。当时,他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承受着政治上的沉重打击。他寄情于异乡山水,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并写下了许多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渔翁》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整体赏析: 这首诗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柳宗元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全诗共六句,按时间顺序,分三个层次,以渔翁的活动为线索,展现了从夜到拂晓的自然景色和渔翁的行踪。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自身遭受打击后寻求超脱的心境。#和抖音一起学古诗 #每天一首古诗词 #中华好诗词 #唐诗三百首 #古诗词和大美中国有多配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