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4
00:00 / 01: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1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95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57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十一月五日,踏秋广昌见清欢 十一月五日的晨光,带着江南深秋特有的温润,漫过车窗时,广昌县的轮廓已清晰起来。从县城出发往姚西村去,公路两旁的稻田褪去了盛夏的浓绿,裹着一层浅金,偶有几株晚莲立在田埂边,残荷擎着枯茎,反倒比盛放时多了几分疏朗的意趣——这趟踏秋,竟先与“中国白莲之乡”的余韵撞了个满怀。 第一站直奔中国莲花景区,虽已过了莲花满塘的盛夏,吉尼斯认证的“世界最大莲池”却未显萧瑟。踩在木栈道上,脚下的莲田铺向远方,枯黄的莲叶层层叠叠,风一吹便轻轻晃动,露出藏在叶下的饱满莲篷,偶有农人提着竹篮穿梭其间,指尖一捻便摘下一颗,剥开时,乳白的莲子滚落在掌心,带着清甜的香气。同行的当地人说,十一月的莲子最是粉糯,煮一碗莲子羹,暖得能抵深秋的凉。站在观景台远眺,莲田与远处的青山、白墙农舍连成一片,没有盛夏的浓烈,却多了份岁月沉淀的静美,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听风拂过残荷的轻响。 午后驱车往驿前古镇,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阳光透过古宅的天井,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古镇里藏着五十余幢明清古建筑,推开一扇斑驳的木门,门楣上的砖雕仍清晰可见,花鸟鱼虫的纹样虽有些褪色,却依旧透着当年的精致。转角处传来婉转的唱腔,循声而去,竟是几位老人在演绎广昌孟戏,锣鼓声起,戴着古雅面具的演员踏步而出,唱腔悠长,带着穿越数百年的韵味——这首批国家级非遗,就这般鲜活地藏在古镇的烟火里。坐在古宅的石阶上,看老人摇着蒲扇听戏,孩童在巷子里追逐,时光仿佛慢了下来,连风都带着古旧的温柔。 傍晚往旴江岸边去,河东雁塔静静立在江畔,宋代的仿宋塔身虽历经风雨,却依旧挺拔。夕阳把塔身染成暖金色,塔影倒映在旴江水里,随波轻轻晃动。江风拂过,带着水汽的凉意,岸边有村民牵着牛走过,蹄声踏在石板上,与远处的犬吠、江声交织在一起,满是烟火气。想起广昌建县时“道通闽广、郡属建昌”的过往,又念及它作为原中央苏区县的红色记忆,此刻的宁静,更显珍贵。 暮色渐浓时踏上归途,衣袂间还沾着莲子的清香,耳畔仍回响着孟戏的唱腔。十一月五日的广昌,没有盛夏莲海的壮阔,却有着深秋独有的清欢——是残荷莲篷的清甜,是古镇非遗的悠长,是雁塔江声的宁静。这趟踏秋,不似赏景,更像赴一场与时光的约定,在慢下来的岁月里,读懂了这座小城的温柔。
00:00 / 04: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