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
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黄藤:《里仁》第一/二/三/四/五六 “仁”能否为本体? #本原儒学 #阅读经典 #论语 #礼乐教育 #传统文化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是春暖花开。今天我们来看《论语》第四篇——《里仁》篇,重点讨论孔子关于“仁”的思想。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接下来的几条也集中论述“仁”: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如何理解“仁”? “仁”在《论语》中占据核心地位,孔子视其为至高境界。他认为,“仁”难以轻易达到,即便最受推崇的颜回,也只能“三月不违仁”,其他人则更难坚持。 孔子提出几个关键观点: 1. 择仁而居 “里仁为美”,意味着人应选择与仁者为伴,或让“仁”成为内心准则。 这不仅指物理空间上的邻里,也可理解为精神上的依靠。 2. 仁者能持久,不仁者难存 不仁者无法长久适应困境或享乐,而仁者无论顺境逆境皆能安然处之。 3. 仁者能辨善恶 仁德之人能够清晰判断人事的好坏,以“仁”为核心标准。 4. 仁不可违 君子无论何时何地,哪怕仓促或困顿,都不能违背“仁”。 5. 仁需主动践行 孔子强调,世人非力不足,而是不愿行仁。只要立志追求,“仁”即可践行。 孔子认为,仁德不仅影响道德选择,还关乎人生价值: 富贵与贫贱皆应以“仁”为原则获取或舍弃,否则即是不义。 仁者不会作恶,因其已确立道德标准,善恶判断清晰。 践行仁义需持之以恒,不可因环境变化而背弃。 孔子在最后一条中强调:“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意思是,他从未见过真正想行仁而做不到的人,问题不是能力不够,而是意愿不坚定。 总结:他不仅认为“仁”是道德的最高境界,更主张“仁”是每个人都可以努力达成的目标。只要有心追求,人人皆可为仁。
00:00 / 09: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4: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上热门 #国学 #四书五经 论语》第七十一章(里仁篇第五章) [正文] 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①,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②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③仁,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 “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不接受。 穷困和下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抛掉它,君子不摆脱。 君子抛弃了仁德,怎样去成就他的声名呢? 君子没有吃完一餐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就是在仓猝匆忙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 [注释] ①贫与贱……不以其道得之--“富与贵”可以说“得之”,“贫与贱”却不是人人想“得之”的。这里也讲“不以其道得之”,“得之”应该改为“去之”。 译文只就这一整段的精神加以诠释,这里为什么也讲“得之”,可能是古人的不经意处,我们不必再在这上面做文章了。 ②恶乎--恶音wù,何处。“恶乎”即“于何处”,译文意译为 “怎样”。 ③违--离开,和《公冶长篇第五》的“弃而违之”的“违”同义。 [引申义](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义利观--驭欲以道,循规而行: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追求财富地位,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驾驭欲望,欲望就是坐骑。 盲目泄欲,欲望就是野马。 正视欲望,理性追求,凭能力办事、凭汗水拼搏,则永葆财富。 (读到这一章,我们要为儒家发声了。此章的解读,明确了孔子的立场,孔子认为:人人都可以“以其道”追求富贵,孔子自身是高度赞扬此类富贵之人的,此类人亦可称为“君子”,那些流传世间的所谓“愚民政策”,不过是道听途说之流的口嗨而已,甚至乃文化战争之手段而已,国人需高度警惕。) 我们继续解读, 歪门邪道,急功近利,腐败敛财。 即便“权势滔天”,看似“显贵”,终会迷失自我,失去一切,终将受到制裁,富贵消散。 义利观--困厄守心,正途破局: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贫困低贱,人皆厌弃。 无“道”之人处于困境,困境就是绊脚石。 怀“道”之人处于困境,困境便成为财富。 为摆脱困境,不择手段,即便脱困一时,亦会陷入更大之泥沼,难守富贵。
00:00 / 06: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
00:00 / 06: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3
00:00 / 06: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4: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4: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8: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贞坚定! 《论语》里仁章 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感悟:觉得感于“君子”的理解,已经学习探索得很明白了,仁德啊!君子常念法度仁德,以祖国人民公利为准则,大义啊! 这里需说明的是,我们寻常好人之合法合度合情合理的利益是互惠包容的,理当认同支持传承弘扬!由于社会是发展进步的,我们的认识也会随之进步。 觉得这节内容有了很大的进展。君子法德同治的进步,孔子已经逐步认识到在古代的国家形态条件实际出发,必须法德同步,才是符合国家治理现实的。 社会发展到现代人民民主社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人民才真正当家作主,法律才真正代表了人民智慧和意志,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利益,是成文的道德;道德又向法律注入温度,对法治有滋养支撑作用。法安社会,德润人心,所以更进一步形成了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同心同向相和相成双轮驱动治理模式,是真正达道为政以德的典范!以其恒定的光辉引领方向,凝聚中国式现代化磅礴伟力,如众星之共尊北辰也!当人人都能将法律德礼内化于心田,外显于身行,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礼度,则自然人心平和向正向善,社会自然长久平安,文明和谐矣! 所以,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法治与德治协同发力! “中方将于明年11月在中国广东省深圳市,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深圳市的发展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重要窗口。目前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同世界和亚太各成员分享中国发展机遇。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共享亚太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期待明年共赴深圳之约!”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所以,我们必需近君子,希冀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各行各业涌现出更多新时代的仁义先进人物,国家更富强!社会更和谐!人民更幸福!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规模、韧性、潜力都比较大,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为人类和平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力量!促进全球经济这艘大船平稳前行!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1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