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39
文武3天前
《太上感应篇》正己化人-故事一 【译白】端正自己,劝化别人。 正者,确不可易;化者,自然而然。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也。正己有许多功夫,化人有许多妙用。人能正己,未有不能正物者也。惟其正也,人皆敬之。人知敬处,即是其心化处。若于此化处,至诚微微感动,自然一拨便转,一挑便现,无不顺从矣。若以我之正,形人之不正,略一责备,彼必不甘受诲,而强争曲直,不亦反摧绝其善心乎?此近日好善者之通病。每致着手太重,执而不转,所宜深戒,慎勿舍其田而芸人之田也。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ōu),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岂人人授之节奏、日日教以点拍哉! 【译白】“正者”,就是指性德确实不会随着环境而改变;“化者”,是指自然而然的去感动。所以说“当我们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达命令,大家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端正自己有许多功夫;感化别人也有很多妙用。一个人若是能够端正自己,就没有不能够端正的事物。只有端正了自己,别人才会尊敬你。别人尊敬你的地方,就是他的心能够接受感化的地方。若是能够从这个地方开始感化,用至诚心从微小的地方开始感化,自然稍加点拨就能将他转化过来,一经指点就有显著的效果,这样就没有不顺从的。若是以自己的端正,来突显别人的不端正,纵使只是稍微的责备,别人也必定不甘心接受你的教诲,而且还会和你争辩一个是非曲直,这不就等于摧毁了他的善心吗?这就是好善者的一个通病。每次在劝导别人的时候,太过于心急以致于着手太重,又固执己见不能灵活的运转,让别人没有还转的余地,甚是难堪。所以这样的事情,要深以为戒,不要舍弃了自己的心田不去耕种,却去耕耘别人的心田。春秋时,卫国的王豹,居住在淇水(河南北部)边,而河西的居民,受他的影响都善于唱歌;齐国的棉驹住在高唐(山东西北),而住在齐右的居民,受他的影响也会唱歌。难道这些人都受了音乐节奏的教导吗?天天都受到点拍的教化吗?这些都不是,这只是自然而然的熏习和感化而已。 故事节选自《太上感应篇汇编》 原文如下 后汉寔(shí)在乡里,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且曰:“宁为刑罚所加,勿为陈君所短。”尝有盗止梁上,实起秉烛,呼子弟训,曰:“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是也。”盗惊,投地请罪。实徐晓知,赠绢二披,令其自改。化及一县,无复窃盗。 #太上感应篇 #以德服人 #修行 #自律 #传统文化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
00:00 / 07: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1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5: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6